纵横中文网对百度来说是好业务吗?
盛大文学可能会为这个消息颤抖:最近的消息是百度计划3亿到4亿收购完美世界旗下的中文网站,又一个BAT巨头进军网络文学。今年年初,盛大文学刚刚经历了“起点”创始团队离职的沉重打击。将中文网站纳入百度旗下,无疑是对盛大的潜在威胁。现在除了阿里(据说也在计划进军网络阅读领域),BAT三大巨头都开始整合收购网络文学。而如果百度收购纵横中文网成功,这也是百度今年的又一次重要收购。今年以来,百度分别以1.9亿美元收购了91无线和3.7亿PPS。收购纵横中文网,意味着百度在移动阅读端的棋子落地。
完美为什么要卖掉看似盛大文学唯一竞争对手的纵横中文网?本报记者一年前采访纵横中文网时,其CEO张云帆表示,纵横中文网一直以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效益吸引“大神”。在对用户的奖励分成的设计上,纵横中文网自己只留30%,另外70%归作者。甚至提出了震惊业界的9:1的比例(作者9,纵横1),从盛大文学挖来了上百名一线作家。当时连续八个月位居起点作品榜第一的白金作家,也带着新作《永生》搬到了中文网。虽然张云帆方面并未透露转让价格,但据知情人士透露,纵横中文网对“大神”级别作家最大的吸引力在于,不遵循“千字2分钱”的行业惯例,而是固定年薪加分红,相当于用高薪供养作者,这对辛辛苦苦换来钱的作者有很大的吸引力,但同时也增加了纵横中文网的运营成本。
最新数据显示,纵横栈存量超过65438+万,日独立IP超过260万,PV超过6000万。目前移动阅读量超过三分之一。从去年到今年,移动阅读增长了50%左右。但是纵横中文网最大的问题是运营成本一直居高不下,每年亏损达到几百万。所以,对于完美游戏来说,纵横中文网一直是个“鸡肋”:网络文学的内容不赚钱,很难改编成热门网游,而另一边则是日渐赚钱的游戏业务。因此,纵横中文网并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相对于完美的影视业务,纵横中文也笼罩在盛大文学的阴影下。
值得研究的是,为什么买家不是纵横的对手盛大文学,不是影视公司,而是在版权问题上最受诟病的百度?这背后的动机很有意思:还记得一年前,盛大文学CEO侯小强带领众多作者公开挑战百度,声称百度公开盗版盛大文学的网络小说。这个侯小强口中的“小偷”是如何在一年后成为买家的?
追过网络文学的人都知道,内容本身已经不再是稀缺资源。对于稍微有点网络文学阅读经验的读者来说,都知道只要是热门小说,“百度贴吧”或者“百度文库”都可以找到免费下载的内容,这也是之前侯小强和大神们对百度最大的不满。对于百度来说,版权和内容价值的吸引力并不大,很有可能会出现“右撇子”互传的问题,所以内容本身并不是百度最想要的,但一个显著的变化是,网络文学的整个商业模式正在发生转变,从内容收费模式向粉丝打赏转变。打造“粉丝经济”可能是未来网络文学最大的价值。
今年8月初,纵横中文网写的玄幻小说《星河帝》被某书迷奖励了1亿纵横币,1元人民币兑换了1,000纵横币,就这样直接奖励了1万人民币,让小伙伴们目瞪口呆!但这也能反映出粉丝与作家关系的变化:从阅读的弱互动模式到传播的强互动需求,忠实读者与网络作家之间建立的粘性将成为未来网络文学的重要商业价值。
百度本身不生产内容,一直在版权内容上打擦边球。无论是韩寒、贾平凹发起的“百作家联盟”对百度的指控,还是6月35438+013日四大视频网站(优酷土豆、搜狐视频、腾讯视频、乐视网)和多家版权代理机构对百度的指控,都证明了这一点。收购纵横中文网,对于一向无视版权的品牌来说,或许算是一笔“公关费”,但不可能改变整个网络文学商业模式亟待转型的大趋势。
如果不正视这个问题:重新思考网络文学与用户的关系,重塑产业链,网络文学的价值短期内不会得到提升,百度收购纵横中文网也不会为其增值。重要的是,未来百度在站场和布局上已经落后于其他BAT巨头,所以不得不抢任何可能产生机会的资源。更何况,移动阅读是最有可能产生费用的商业模式。
但百度必须想清楚的是,百度自己的产品“百度文库”,如果还是像传统的按内容收费阅读的方式,证明了用户的不可靠性,但如果是按照“奖励粉丝”的模式重塑价值链,百度将拥有巨大的优势——百度贴吧的火爆不就证明了“粉丝”的巨大生产力吗?
所以收购纵横中文网是不是一笔好生意,要看百度怎么打好自己的牌。廉价的网络文学内容不会给资本市场带来太大的吸引力。抬头看看带头大哥,盛大文学这种网络文学大公司几次上市失败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