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手握巅峰,绝对实力不允许其低调。
是谁呀?恒大科尼赛克首款车——顶级新能源超跑Gemera!新车起步价654.38+0.38万欧元(折合人民币654.38+0.62万),贵吗?一个神秘土豪一口气买了30辆车。在车叔看来,“囤积超跑”的操作无非是看中了车的升值空间和收藏价值。在超跑阵营中,格梅拉肯定有自己的优势。
点击链接观看视频:
/x/page/i3076doseg0.html?pcsharecode = & ampsf=uri
“顶级”不是商业包装,而是事实。
既然已经超跑了,那车叔就直接亮参数吧。Gemera的最大马力和峰值扭矩分别是恐怖的1700马力和3500牛·米。百公里加速时间仅为1.9秒,20秒提速至400km/h。这是什么成就?你还不如自己去查量产和超跑的参数,一脚踩在“开关”上,干嘛不干脆推倒重来?
可想而知,Gemera也是一款看起来“炸街”的超跑。全尺寸旋转门让人过目不忘,各种线条和元素的组合展现出科技感、未来感和时尚感,一点也不显得突兀和怪异。相信业内人士看得出来设计功力深厚。经打听,原来Gemera是布加迪前总设计师和科尼赛克总设计师共同操作的。
有些车看起来像超跑,其实是GT。你可以想象,Gemera可以在车里舒适地坐四个成年人。它实际上是“地球上最快的四辆车”。你可以在赛道上开着它,也可以邀请几个朋友在街上走走。难怪一发布就被抢购一空。一般来说,超跑为了追求极致的空气动力学性能,不得不牺牲空间,但恒大科尼赛克在实现动力性能高标定的前提下,兼顾了堪比轿车的空间实用性。放眼全球,很少有厂商能做到,这就是技术实力强大的体现。
恒大科尼赛克是由恒大控股并主导的合资公司,Gemera的电池由恒大新能源研发生产。另一方面,国内其他造车新势力受限于硬实力,部分还处于“拉壳”阶段,无法研发出顶尖的核心技术。这并不奇怪。成立时间不长的恒大新能源,却有如此强大的技术实力。
招兵买马,恒大拥有全产业链顶级资源。
这几年,我们听了太多造车新势力的吹嘘,但最后很多都突然退出,成为笑柄。了解过许家印传奇履历的人应该知道,作为一个自始至终的实干家,许家印对恒大新能源的最高要求和目标,比如“3-5年内成为全球最大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绝不会是一句空话。
10年做车间主任的许家印很清楚,技术是汽车厂商的根本。许家印曾要求“恒大新能源的核心技术必须世界领先,产品质量必须世界一流”。短时间内,对于恒大来说,作为跨界,“用资金换技术”是最现实有效的方法,没有之一。
过去一年多来,在许家印的带领下,恒大开启了全球“买中买”的模式。而且正如许家印所说“做大做强,想做就能成功”,恒大收购合作的对象也是细分领域的顶尖企业(独角兽)。
去年,恒大入主拥有日本顶尖动力电池技术、行业前三动力电池产能的金奈新能源,掌握了性能领先、可靠性突出的电池技术。轮毂电机技术来自恒大旗下的荷兰E-Traction和英国Protean。电动,前者为Gemara提供逆变器,后者是全球唯一能实现量产的乘用车轮毂电机企业。其产品结合了高性能和耐用性两大优势。
为了进一步加强在动力总成领域的竞争优势,恒大还与德国霍费尔成立了合资公司,拥有开发和应用全球最先进的三合一动力总成核心技术的能力。此外,恒大拿下了瑞典的NEVS,拥有了开发制造纯电动车的平台,可以让其他新能源车企羡慕。与科尼赛克一起,恒大成功获得了开发和生产世界级超级跑车的宝贵经验。
对于传统汽车“三大件”的其他部分,恒大已经将德国本特勒集团和德国FEV集团新能源汽车3.0底盘架构的知识产权收入囊中。这两家德国企业堪称汽车工程技术领域的国际领先企业,手握“最佳底盘”技术,确保恒大未来产品拥有一流的行驶质感。
所以恒驰真的可以用“众星捧月”、“含着金钥匙出生”来形容。顶级新能源超跑Gemara是其肉眼可见的技术背书。汽车行业是技术+资金密集型行业。这两个行业都不能保证供应,造车自然就成了空中楼阁。在正式量产和进入市场之前,恒驰汽车会先夯实基础,形成“技术壁垒”优势。
以恒大集团的实力,恒驰的前景可期。
恒大现在面临车市低迷,资本寒冬。新能源市场同比连续7个月下滑。造车新势力普遍担心融资,有的不得不裁员减流,量产车“一跳再跳”。那么,恒驰新车的进度有保障吗?恒大新能源还能逆势走多久?
稍微了解一下恒大商业帝国的实力,这样的疑惑或许就可以打消了。恒大集团最新财报显示,恒大收入达2269.8亿,毛利772.6亿,现金余额2880亿。如今,恒大“卖房75折”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6000亿元的年销售目标正在一步步实现。资金问题影响造车进度,这对于恒大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
虽然短期内车市陷入困境,但长期来看,新能源市场仍有巨大的增长空间,从特斯拉模式?从3的热销来看,消费者其实更期待性能优异、品质过硬的产品,早就排斥那些“油改电”之类的粗制滥造的电动车了。恒驰高端优质的产品定位,符合消费升级的趋势。另外,对于恒大在地产领域独特的企业执行力和营销能力,我们是不是了解的很少?恒大转战汽车领域,绝不会让我们失望。
车舒总结道
或许有一些跨国汽车制造的失败例子。中国企业“弯道超车”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归根结底,要想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上位”还是“下位”,还是要看实力。恒大在日内瓦车展上大秀“肌肉”,惊艳全场。我们完全有理由期待,在恒大硬核实力和品牌赋能的保驾护航下,练就一身武艺的恒驰正式量产投放市场后,将会对新能源市场造成多大的震动。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