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杂交小麦进展如何?
夏收时节,我在天津市武清区采访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主办的杂交小麦示范观测与产业化研讨会,看到大面积杂交小麦长势良好,丰收在望。
新闻地图
自1992以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等科研团队在国际上率先发现了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现象和材料。经过20多年的自主创新,他们创造了一批具有较强优势的杂交小麦新组合,在国际上建立了“中国两系杂交小麦技术体系”。
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首席专家赵昌平表示,中国二系杂交小麦技术体系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整体研发水平和应用速度领先国际杂交小麦领域。近年来,京麦6号、京麦7号、京麦8号、京麦9号、京麦11、京麦179、京麦21等一批节水高效杂交小麦品种相继通过审定。
新闻地图
实践证明,杂交小麦在高产、节水、抗旱、耐瘠薄方面具有明显的综合优势。与常规小麦相比,杂交小麦可增产20%以上,节水30%-50%,减少种子消耗30%以上,有望加快我国北方冬麦区小麦品种的升级换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