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为什么不朝正南正北方向建设?
元朝规划的北京中轴线偏离子午线2度十分,延长线直指元朝首都。
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清政府确定北京中轴线为天文地理意义的本初子午线,即零度地经。
可惜当时没有知识产权的概念,没有国际承认的宣言,没有被国际社会采纳。直到1884年,国际会议才决定以经过英国格林威治天文台子午线中心的子午线为本初子午线。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隗忠禹发现,北京的中轴线并不在正南方向。多年科研养成严谨作风的隗忠禹特意找到了中国地图出版社的负责人。
负责人告诉我,其实早在上世纪50年代,北京的规划部门就在勘测中发现了北京中轴线偏离子午线的事实。因为没有太大偏差,普通大众根本感受不到,这件事也没有向公众发布。
后来,隗忠禹和测量员* * *对北京中轴线进行了实地测绘。他们在中轴线上选了三个点:永定门、地安门、钟楼。经过精确测量计算,发现北京中轴线逆时针偏离子午线2度十多分钟。照此计算,从起点永定门到终点钟楼,已经偏离了300米。
隗忠禹特意在永定门下朝北的永路做了一个“即刻”实验。
他们在永路中间竖起了一根2米长的杆子。从杆底沿顺永路中心线向北贴一条6米长的黑色胶带,代表中轴线方向。当太阳经过永定门子午线时,极点的影子就是永定门子午线。太阳经过凌日的时间是通过电台广播的“北京时间中午12”的时间数加上当地时差和当天时差得到的。
这样一来,子午影线和中轴线黑胶带之间确实有一个夹角,也是2度十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