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读书?

阅读是运用语言获取信息、了解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经验和知识的活动。它是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视觉材料主要是文字和图片,包括符号、公式、图表等。

阅读是一个主动的过程,由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进行调节,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的修养。阅读是理解、领会、吸收、欣赏、评价和探索文章的思维过程。读书可以改变你的思想,获得知识,还可能改变你的命运。

阅读的好处

陶冶性情

读书真是人生一大幸事。读自己喜欢的书,读自己喜欢的书,读自己喜欢的书,在一个安静的时空里细细品味,细细思考,从而更好地了解这个世界,感受人生的酸甜苦辣,进而拥有一份愉悦和快乐。

升华精神

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往往就是他的读书史。世界、理论境界、思想高度决定语言和行动,可以通过阅读得到提升和升华。只有不断地读书,才能开阔视野,不仅是在自己的生活圈子里,还会造成精神衰弱,无法思考社会和人生。

陶冶性情

当前,各地都在认真贯彻党的精神,努力实现中国梦。因此,我们必须动员全民克服困难,提高综合素质,创造良好的内外环境,建设文明和谐的社会,储备知识和精力,不断增加自己的才能,为创业奠定基础。人生短暂,精力有限,不可能什么都经历,什么地方都去。读书是我们把世界各地优秀人士的经验和智慧转化为自己的经验和智慧的过程。

改变气质

如果一个人不看书或者不看几本书,虽然一时看不到,但是长期不看书不看报,那么他一定就像古人说的:“一日不读,便觉恶心。”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一个好朋友,和一个智者交谈,对人的言行和生活方式都是有益的。久而久之,人的气质自然会提高。

世界读书日

世界读书日一般指世界读书日,4月23日全称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称世界读书日。最初的想法来自国际出版商协会。1995 165438+10月15、每年的4月23日被官方定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

其目的是促进更多的人阅读和写作。希望大家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保护知识产权。每年的这一天,全球100多个国家都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和图书推广活动。

世界读书日的由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择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的灵感来自一个美丽的传说。4月23日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忌日,也是加泰罗尼亚一个广受欢迎的节日“圣乔治节”。事实上,同一天也是莎士比亚出生和去世的周年纪念日,以及美国作家纳博科夫、法国作家莫里斯·德罗汉、冰岛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拉克塞斯的生日,等等。因此,这一天成为全球读书日似乎“名正言顺”。

从65438年到0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了“走向阅读社会”的号召,要求社会全体成员都要学习,阅读已经成为生活的必需品,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65438-0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每年4月23日为“世界阅读日”,致力于推动全世界的阅读、出版和知识产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