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系统开发阶段
第一阶段:文档OA(1980 ~ 1999)
我们最初对OA的了解其实始于20世纪80年代。65438-0985中国首届办公自动化(OA)规划会议。那时候电脑还是个稀罕物,最初的办公系统其实都是从单机办公应用软件开始的,比如WPS,MS OFFICE,Lotus1-2-3等等。当时很多人叫OA?无纸化办公?。这个阶段主要以个人的工作行为为主,主要提供电子文档等服务,那么我们可以称这个阶段为?文档OA?。
90年代,由于网络经济的到来,政府和一些企业开始建设网络,建立自己的邮件系统,并借助Lotus Notes等平台进行初步的应用开发。一些工作审批和流转也初具规模,OA的概念开始逐渐成型,但似乎还没有形成专门做OA的软件厂商。毕竟当时竞争还不充分,企业的管理也比较粗放,软件市场也没有细分。OA的成熟是市场竞争的产物,只有随着竞争的加剧才能得到重视和振兴,因为竞争迫使企业加强内部管理,规范办公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阶段:过程OA(2000 ~ 2005年)
在这个阶段,从最初的专注于个人,以办公文档/档案管理为核心的文档OA到现在成为应用主流的流程OA,以工作流为中心,实现了文档流转、流程审批、文档管理、系统管理、会议管理、车辆管理、新闻发布等诸多实用功能。
这一阶段,OA市场真正崛起,一批专业OA软件公司开始涌现,包括蓝凌、汇点、何嫱、新丝创、潘蔚、Clickpoint、红帆、、京华、品高、奥尊、超化、通达等。2003年以后,出现了上百家OA软件公司相互竞争的局面,这反映了市场需求的旺盛,OA系统作为基础系统已经成为各个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必备品。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市场还没有完全成熟,鱼龙混杂的市场预计还会卡一段时间。能够专注于OA系统,不断升级产品,强调后期服务的OA厂商并不多,有的供应商可能是其他OA产品的OEM产品,有的可能直接从网上买一套源代码修改后发布,有的厂商只是简单模仿一些知名公司的产品。这就造成了软件bug不断、系统质量低下、知识产权隐患、低价恶性竞争、可扩展性低等诸多问题。
第三阶段:知识型OA(2005 ~ 2010)
随着OA系统应用的逐步深入,企业员工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可能就是登录OA系统,接收邮件,阅读公司最新消息,处理今天需要做的工作。OA已经成为日常工作的基础平台,企业离不开它。然而,一个新的挑战出现了:员工如何借助这个平台在正确的场景和正确的时间获得正确的知识?如何利用这个平台沉淀组织的最佳实践,并传递给整个组织?这样可以大大节省员工查找知识的时间,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沉淀组织知识,提高组织反应速度,最终最大化组织和个人的生产力,全面提升企业管理。
随着客户这种需求的出现,OA开发也衍生出了新气象。用什么?知识管理?为了思想,为了?一起工作?对于工作方式,与?传送门?以整合组织内的信息和资源为技术手段开发的OA系统,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知识OA?。其中有一些,如兰陵、明基竞鹿、华研、AMT等。,也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趋势,将知识管理的思想融入到日常办公平台软件中(当然知识管理强调的是综合因素,管理、文化、IT系统缺一不可),同时融入以团队合作、项目管理为目标的沟通协作软件工具,包括各种沟通软件,如腾讯QQ、即时通讯、网络电话等。实时会议包括电话会议、视频会议等。团队协作,如工作流管理、群件和网络化项目管理;联系人管理及相关信息安全产品,如信息加密、身份认证等。此时,OA系统不仅是我们日常办公的平台,也是企业或组织进行知识管理的基础平台。传统的OA系统已经转变为企业的管理支撑平台,发挥着更加复杂和全面的作用:
智能办公工作平台:通过实时沟通、在线感知、团队协作等。,将企业传统的垂直组织模式转变为项目型或任务型?扁平化管理?矩阵式模式可以拉近普通员工与管理层的距离,提高企业员工的合作能力,最大限度地释放人的创造力。
知识管理平台:实现知识的沉淀、享受、学习、应用和创新,整个组织可以积累基于战略的核心知识资产,为高层管理提供决策支持和信息;业务部门可以结合流程开发各种方法论和模板,通过基于业务的知识流提高执行力;员工可以根据岗位随时随地利用自己或他人的日常工作积累,对工作给予指导和帮助,提高绩效。
项目协作平台:通过为项目团队提供全方位的沟通协作平台,提高多项目团队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使项目成员能够在灵活的时间和地点响应他人或事务的需求。沟通,* * *共享,管理和制定团队的各种项目文档或时间表,使交流思想更容易,* * *在项目或临时任务中与办公自动化系统共享信息和完成任务。
激情管理平台:从企业文化建设入手,提高员工的工作激情,营造互相帮助、互相理解、互相鼓励、互相关心的* * *工作氛围,从而稳定工作情绪,激发工作热情,形成* * *工作价值观,进而产生合力,实现* * *同一个目标。
企业通信平台:建立企业范围内的电子邮件和网络通信系统,包括Web邮件、网络会议、实时通信、短信、WAP、传真的自动收发,使企业内部沟通和信息交换快速顺畅,并与Internet mail互操作。
信息发布平台:为企业的信息发布和交流提供有效的场所,使企业的规章制度、新闻简报、技术交流、公告能够及时传播,员工能够及时感知企业的发展动态。
行政办公平台:实现办公自动化。通过公文流转,改变了企业传统的纸质公文办公模式。采用电子起草、传阅、审批、会签、签发、归档等内外电子流转方式收发文件、报送文件、文件审批、文件管理、报告传递、会议通知等,真正实现无纸化办公。
信息集成平台:现代企业现有的MIS系统、ERP系统、财务系统都存储着企业的一些业务数据。OA系统可以将企业的业务数据整合到工作流系统中,使系统界面统一,账目统一,业务通过流程紧密结合。
第四阶段:智能OA(2010年~)
随着组织流程的固化和完善,知识的积累和应用,技术的创新和提升,OA系统终将彻底改造,焕然一新。智能OA?OA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更注重组织的决策效率,提供决策支持、知识挖掘、商业智能等服务。
也许不叫OA,而是一个更能体现其价值的名字(比如?企业知识门户EKP?、?管理支持平台MSS?、?企业资源决策系统ERDS?),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OA的范畴,变成了企业的综合管理支撑平台。传统的OA功能已经整合到这个更大的平台框架中,有些功能可能会体现在一些模块中,但更多的是与其他功能相关。
这些模块共同构成了你和我、我和你以及* * *同一服务的混合体。总体而言,未来OA的发展将有以下明显的特点:
1.门户定位:未来OA将更加强调人性化、易用性、稳定性和开放性,人与人之间交流和协作的便利性,整合多种信息源,构建可扩展的管理支撑平台框架,从而改变现状。人去找系统?现状,实现?系统在找人?一个全新的概念。
2、业务定位:加强与业务的联系,在企业战略和流程的前提下,通过类似?传送门?集成业务系统的技术,使ERP、CRM、PDC等系统中的结构化数据可以通过门户展示在管理支持系统中;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逐渐融合,企业数字化、知识化、虚拟化。
3.知识驱动:以知识管理为核心理念,建立知识与角色的关联通道,让合适的角色在合适的场景、合适的时间获取合适的知识,充分发掘和释放人的潜力,真正将企业数据和信息转化为一种能够指导人的行为的能力。
通用电气前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Jack Welch)说:一个组织获取知识并迅速将知识转化为行动的能力是其最终的竞争优势。?ERDS作为企业信息化和知识化的基础平台,应该在实现这一目标中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