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研究院把脉“中国企业研究院”:核心在哪里?求解答
很快,专业突出的他被三家外企和国内一家高科技企业召唤。外企开出了高薪和待遇,但最终,小伙子选择了薪水最低的联想研究院。因为和联想研究院院长贺志强谈了很久,他有一种“开天辟地的感觉”。在高端人才的竞争中,联想研究院打败了跨国公司。事实上,随着IBM、微软、摩托罗拉、三星等国际知名企业在中国设立企业研究院,中外企业研究院之间的竞争从未平息。因为大家都清楚的知道,如今激烈的企业竞争背后是技术实力和人才的竞争。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国际企业研究所对于中国高科技人才的培养意义重大,但同时人们也担心,这些跨国公司在中国开采人力金矿的行动,必然带来中国高科技人才的“隐性人才流失”。无论是中国科技界还是企业界,都希望通过在国内建立企业研究院或类似机构,开发中国企业自己的“技术基因”。然而,我国企业研究所的建设和发展也存在着“中国特色”的问题。与国外更成熟的企业研究院相比,我们中国企业研究院有几个明显的特点。首先,我们的研究目标还是比较“短期”的,会和国外的IBM、微软、Intel研究5年甚至更长时间后的技术,但我们的研究目标大多局限于1-3年;其次,在我国的企业建设中,短视的企业行为往往成为企业研究所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这与国外耐心投入、长期积累的研究环境大相径庭。与国外的科研院所相比,我国的企业科研院所不仅要成为驱动企业技术进步的不竭动力,还要成为核心价值增值的关键组成部分。也就是说,研究院要不断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成长注入能量,给企业带来实效。联想研究院成立以来,在重点领域的投入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丰厚的回报。支撑现有业务发展的核心技术研发,尤其是* * *核心技术关键特性和明星产品的研发,是联想研究院最重要的定位和使命之一。很多以前是研究所的科研项目,现在已经成功转化为企业的效益增长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比如联想在信息技术安全方向的巨大成功,从技术驱动到业务增长,其技术起源和推广都来自于科研院所。可以说这是国内企业技术驱动业务的典型代表,现在联想的信息安全业务在国内处于绝对领先地位。联想信息安全连续三年增长100%,是普通厂商速度的三倍以上。根据IDC的权威统计,从去年开始,联想的信息安全业务就占据了中国市场第一的位置。得益于自主研发的不竭动力,联想也成为国内唯一拥有高、中、低全线防火墙的厂商,也凭借全线防火墙产品跻身全球安全厂商前三,国内厂商老大的地位毋庸置疑。比如联想在移动通信技术方向。联想研究院开始自主研发手机的时候,联想还没有手机业务。当时联想内部对于是否开发手机还有一些争论。但该研究所认为,移动通信技术符合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如果没有自主研发技术,就会“受制于人”。正是当初的坚持和不断的研发,才导致了今天联想自主研发手机达到80%,并在2004年迅速成长为联想最重要的业务之一。正是通过坚持自主技术研发,不断提升技术研发水平,联想手机在今年所有国产手机厂商市场份额和同比销量都有所下滑的情况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145%的同比增长,这与部分缺乏自主技术、“专注”代工生产的国产手机厂商形成了鲜明对比。此外,联想研究院在不断为事业部和公司提供技术产品的同时,也为联想输送和储备了大量的技术人才。目前,联想信息安全与移动公司的研发实力主要来自于研究院的技术人员抽调,自主研发笔记本的骨干团队也来自于研究院。与科技接轨,展望未来,是必然。目前我国企业科研院所的研发存在这样的问题,只注重企业的眼前利益和实际利益。导致我们企业研究院的研发停滞不前,推动企业未来技术发展的动力不足,很“小家子气”。因此,联想研究院的另一个重要定位是“自主创新,为公司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为公司的战略规划提供技术支持”。虽然我们的R&D水平与跨国公司的研究所有一些差距,但我们可以逐步建立一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发展到突破某一领域的核心技术,在某一领域实现“领先一步”。联想作为中国IT企业的旗舰企业,志向远大,企业战略也决定了联想研究院在一些R&D领域要“先行一步”。“相关应用”技术和概念的提出,可以说是联想研究院迈出的最精彩的一步。通过长期跟踪国际产业发展趋势,联想准确把握了3C融合“大产业”的发展脉搏,展望了这一产业趋势的美好未来。因此,联想研究院于2000年底开始进行相关领域的研究,并于2002年在国内外、行业内外率先正式提出“相关应用”的技术概念。从现在来看,无论是通信还是计算厂商,无论是本土还是跨国厂商,都在推动不同网络之间的应用集成,推动个人信息终端之间互联互通的技术方向努力。可以看出,联想研究院为公司找到了新的业务增长点,为联想未来的战略规划提供了技术支持。联想研究院也意识到,自研的相关技术,作为实现个人信息终端最关键的技术,从一开始就不仅仅是联想的业务,而是属于中国整个信息技术产业。随着互联互通标准的制定和互联互通工作组的成立,已经演变为包括终端设备制造商、运营商、内容服务商、产品技术提供商在内的全价值链企业联盟。互联互通标准也成为中国企业自主研发,并可能成为国际标准的“中国标准”。在今年10月的高交会上,闪联联盟推出的许多产品都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迷人的相关时代。与跨国公司的研究院相比,联想研究院的成功正是因为找到了中国企业研究院的发展规律。既符合企业科研院所发展的一般规律,又结合了我国企业的特殊发展情况。既不闭门造车,也不妄自菲薄,更不不顾国情,生搬硬套。联想研究院为中国企业研究院的发展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企业研究所成功的前提是企业本身必须有一个科学合理的R&D系统。在高科技企业,研究所要做长期的技术研究,而事业部不会因为当前业务的压力而过多考虑长期的技术,但作为高科技企业,一定要看到长远的发展。因此,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成功实现技术的成功对接,是所有高科技企业面临的* * *问题。纵观国外成熟的科技企业,其组织架构和业务范围各不相同,但成功的企业都是由企业研究院和产品R&D部门组成两级R&D体系。这种制度之所以容易成功,是因为它会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上拉下推的机制,不断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比如企业研究所的高级R&D制剂到一定阶段后,会将新的技术和人才转移到业务部门,推动业务部门的技术进步。同时,业务部门也会不断对研究院提出更高的技术要求,从而推动企业研究院不断向前和深化,两者相互促进,形成良性机制,促进企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联想二级R&D系统的良性循环,是保证企业技术不断进步,实现事业部和研究所之间技术交流和转移的引擎。其本质是解决企业未来与现实、当前效益与长远发展动力之间的矛盾。企业要做好技术,除了系统,还必须清楚地认识R&D的价值。这是很多企业应该想清楚的问题,但未必想清楚。联想经过多年探索的答案是:成本、质量、上市时间、创新和服务能力。也许每个人都会想到创新,但对于一个企业的R&D增值环节来说,创新只是价值点之一。在一个产业和产品竞争的周期中,有时候创新能让企业脱颖而出,比如索尼;;而且有时候成本控制是制胜的法宝,比如戴尔。戴尔的R&D投入不小,但几乎全部投入到与成本和质量相关的环节。对于新上市的批量产品,保证质量,或者说在平衡成本和创新的前提下保证质量,是一个企业研发的基本功。在同等竞争下,谁的上市时间长,谁就会受到市场和用户的青睐。在每个竞争阶段,市场需求都是不同的。比如产品前期,创新和上市时间是第一重要,量产后,质量和成本成为竞争的法宝。服务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对产品服务能力的设计,即一个产品的设计大大降低了服务成本,比如远程维修,或者易拆卸维护。另一种是现场为用户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复杂信息系统的维护能力。科研院所不一定要在企业R&D价值的每一个方面都做到最好,比如成本、质量、创新、上市时间、服务能力等,但企业科研院所必须对R&D价值的各个方面都有清晰的认识,同时深刻理解企业业务的潜在需求,提前做好准备,配合业务部门实现任何一个方面的R&D目标。例如,在工程产品质量控制环节,成熟的业务部门R&D起着更为主导的作用。对于全新的业务和产品,比如手机,研究院一定要在早期和业务部门一起做好质量控制。否则,创新的成果也会在市场上失败!联想研究院在技术研发尤其是相关技术领域的突破,恰恰为中企研的发展揭示了一条清晰的脉络,即中企研不仅是推动企业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国家技术进步和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联想研究院的成功也说明,只要中国的企业研究院明确自己的定位和未来目标,同时考虑清楚每一个实施步骤,随着中国企业研究院的崛起和发展,中国的高科技企业将在世界信息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联想愿与您共同努力,为这一目标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