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图书情报学领域知识管理的研究方法
I .图书馆、信息和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没有明确的定义。英国的Jennifer认为知识管理是对知识资产的开放和利用。加拿大的Isola A认为知识管理是知识在管理群体中创造、传播和利用的过程。美国的Jay L认为知识管理就是对无形资产进行重组,最大限度地利用内外部知识。一般来说,知识管理是一种管理隐性或显性知识交互的活动。知识管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知识是不断产生、积累和创新的。知识管理是一个管理知识的系统,包括知识的创造、获取、处理、储存、传播和应用。知识管理是利用知识资产并使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过程。图书情报学是图书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图书情报学研究者认为,知识管理属于图书馆学和情报学的范畴,知识管理起源于图书馆对文献资料的组织和管理。知识管理与图书馆信息相互促进、相互交融。
第二,图书情报学领域的知识管理研究
图书情报学领域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泛,可分为基础理论研究、管理创新与服务创新、各种类型的图书馆知识管理和图书馆知识管理体系四个方面。下面是对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以及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的概述。
(一)图书情报领域的知识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
1.建立科学数据门户。
数据门户是支持数据享受的基础,是实现数据及其附加知识传播的渠道。图书馆信息数据门户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机构数据资产发现:这是数据门户的基础智库。当用户面临解决一个科学问题,知道哪些服务时,数据导航可以帮助用户浏览相关数据,通过基于多维知识的目录体系和聚类查询,由浅入深地查询,获取研究所需的知识。近年来,图书馆数据资产的发现朝着内容发布模块化、专业化、系统多样化、元数据集成、大数据等方向发展。如上海开发的日本血吸虫主数据库公共服务平台,提供相关知识一站式服务。
(2)增量数据服务:增量数据服务是图书馆信息服务发展的主流,是一种主动的、技术性的数据服务,包括软件下载、数据采集、检索、元数据、数据可视化等。国内基础科学数据* * *享受互联网,提供委托查询、数据分析计算、数据容灾等服务。近年来,国内图书馆大力建设机构学科。通过与相关机构的合作,他们开发了新的服务和应用程序,李还整合了第三方软件平台,如电子商务。
(3)提供合作交流平台:学术机构之间的合作越来越频繁,国内图书馆正在大力搭建学科交流平台,开设更多内容更丰富的论坛,通过MSN、网络会议等情况为科研社会化创造条件。
2.嵌入式学科馆员服务
学科服务是知识服务的发展趋势。当前,随着数据集密集型科研范式的形成和数据库技术等信息技术的成熟,图书信息产品的形成和享用越来越快,科学数据利用的生命周期明显延长,为图书馆提供学科服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馆员通过空间的根本转移和变化,及时、有效、准确地向用户提供信息。图书馆开始成为科研社区知识发布、存储、管理和共享的中心。在现有学科服务的基础上,图书馆可以在研究初期与研究人员密切合作,为研究人员提供专业帮助,有计划、有预见性地提供信息服务。涵盖的服务包括项目管理、数据管理、数据决策等。,直接参与科研项目,完整记录科研轨迹,提供各种技术指导,协助数据调查,监督数据产品验收,保证元数据的完整性。上海交通大学的嵌入式学科服务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清华大学等高校图书馆也开始提供嵌入式学科馆员服务。
3、建设公共* * *开放的知识环境
知识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科学价值,只有享受才能发挥价值。然而,目前图书馆的开放交流机制还不完善,限制了信息的互动。我国没有促进数据共享的法律和政策,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开放缺乏刚性的外部动力。近年来,国内图书馆一方面大力发展嵌入式学科服务,鼓励和支持研究人员向数据中心和杂志提交科研数据,另一方面积极与其他机构合作保护知识产权,协调数据生产、管理和用户之间的关系,为知识的无障碍传播扫除了一些障碍。
(二)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
国外已经发展了许多成熟的图书馆信息服务平台,如LDSP图书馆学科服务平台、LibGuides等。国内高校图书馆也积极引进和开发数据服务平台。国内较高水平的图书情报服务平台有清华大学学科服务平台、同济大学图书馆、南开大学学科服务平台。平台系统的内容越来越丰富,除了图书、信息之外,还提供嵌入式科学服务、科研社会化等服务。
三。摘要
我国图书情报学领域的知识管理研究方兴未艾,但成果丰硕,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功,极大地促进了相关学科的发展,为我国的科学研究做出了贡献。今后要在创新研究方法、搭建平台、拓宽信息交流渠道、加强与相关机构的合作、提高知识管理水平等方面做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