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金洲的代表性成就

赵金洲同志长期从事石油天然气工程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他是国内著名的油气开采工程和压裂酸化专家。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国家能源科技进步一等奖1、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技术发明一等奖5项。

赵金洲同志是四川省院士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

通过十余年的研究和现场应用,建立和发展了一系列新模式、新方法、新产品、新工具和新技术,丰富和完善了压裂酸化理论,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殊复杂油气藏压裂酸化改造关键技术”四大系列,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自主创新了多项关键技术,形成了超低渗透、超低渗透油气藏压裂酸化系列技术,解决了单井产量低、递减速度快、生产难度大的难题,在我国超低渗透、超低渗透油气藏开发中起到了引领作用。

创新研发超高温低成本瓜尔胶压裂液体系,形成超高温超高温深部储层压裂技术和施工减压技术,解决了高温特别是超高温压裂低效率、高成本、高风险的难题,为我国超高温/深部、超深部储层压裂酸化改造奠定了物质基础,提供了替代技术。

首次发明了测量支撑剂嵌入岩层深度的方法和装置,形成了砂泥岩/砾石储层高导流能力压裂技术和复杂断块储层整体压裂技术,为解决如何进一步提高低渗透老油田开发效果和采收率这一长期难题探索了新的技术方向。

创造性地解决了缝洞蠕虫洞发育所衍生的一系列基础问题,形成了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酸压系列技术,为这一特殊类型储层的勘探评价、产能建设和高效开发提供了核心技术。

成果已获授权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软件著作权4项,行业标准2项,企业标准8项,SCI、EI发表国际论文112篇。培养博士生34人,硕士生125人,举办新技术培训班7期,培养了一大批压裂酸化技术人员。该成果已在中石油、中石化的长庆、西北、西南、华北、胜利、新疆、玉门、青海、江汉、大庆等油气田推广应用。三年来,原油产量增加6391万吨,天然气产量增加12667万立方米,保证了一大批特殊类型复杂油气藏的有效生产和高效开发,产生了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