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为什么要培养创新创业精神?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否出现偏差?

——对话东北师范大学就业与创业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东北师范大学教授、东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就业与创业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王占仁。

近年来,国务院和教育部出台了多个创新创业教育的纲领性文件,逐步明确了“面向全体”、“融合人才培养体系”、“普及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已经进入了进一步推进的阶段。

创新创业人才能培养出来吗?中国目前的创新创业教育面临哪些困难?如何解决这些困境?中国教育报采访了东北师范大学就业与创业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王占仁教授。

创新创业人才能否批量“生产”

记者:创新创业是面对不确定的未来场景的选择和行为。创新创业人才是否可以批量教育甚至“生产”?

王占仁:这其实是一个创新创业能不能教的问题。在西方,创新创业教育兴起之初,人们也问过同样的问题。65438-0947年,美国开始创业教育,哈佛大学建立了创业史研究所和创业史期刊。这个研究机构和期刊的领导人是经济学家熊彼特。他们着眼于创业者的特质,在特质因素理论的指导下开展创业教育研究。经过20年的研究,他们的出版物被关闭,他们的研究所被取消。为什么?因为他们发现创业者之间的差别比创业者和非创业者之间的差别更大,他们找不到一个模子,把它冲淡,出来就是创业者。

记者:既然不可能批量“生产”,为什么要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面向全体?

王占仁:能不能教和能不能批量“生产”是两回事。西方学者意识到研究企业家是不可取的,于是逐渐从特质因素理论转向创业过程理论。创业过程理论是什么?意味着他们原本以为企业家是教不来的。现在他们发现创业者差别太大,不如教育大家创业过程。比如一个创新的想法如何变成创意,创意如何变成商机,商机如何变成实体,实体如何上市,创业公司如何出手,如何盈利等等。,并描述整个创业过程。从创业特征理论到创业过程理论,给大家的启示是,创业是可以教的。有的可以教中学,有的可以做中学,两者结合才能达到创业教育的目的。

记者:创新和创业是什么关系?如何确定培养的是创业型人才?

王占仁:2010国家在文件中使用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实际上是规定了创新的应用属性,指向了创业的创新,强调了创新成果的市场化和商业化。在“创业”前面加上“创新”二字,实际上全面主导了创业的导向,意在强调以创新成果创业,鼓励和支持创新者创业,是创新型、机会型、高成长性的创业,提高了创业的层次和水平。从广义上讲,创新和创业是“孪生关系”。虽然创业不是创新,创新不是创业,创业不一定涉及创新,创新也不一定涉及创业,但成功的创业离不开创新,而成功的创新往往发生在创业的过程中。而且,广义的企业家精神不仅仅是建立新的企业,还具有经济、政治和社会意义。经济学意义上的企业家精神也突破了“企业家精神就是创建一个新的企业”的狭隘范围,“内部企业家精神”和“社会企业家精神”也被纳入了企业家精神研究的领域。所以,“创业型”人才不是指企业家,而是指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气质的人。这是决定一个人是否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重要依据。

“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制约着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记者:您认为中国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王占仁:首先,育人的合力还没有形成。高校创业教育各有优势和特色,遇到的瓶颈问题也不尽相同。在“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影响下,学生自主创业意愿不强,创业项目转化率低,创业教育“冠军观”突出,功利性强。一些学校缺乏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科学研究和理论推广,缺乏高水平教师,教材编写困难,无法吸引优质社会资源与学生创业项目有效对接。

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创业教育的氛围刚刚形成,全国各地区的成功案例和典型经验尚未形成和推广,各省支持高校创业教育的平台建设和政策支持也处于逐步确定的阶段,行业或区域内尚未形成资源互补和良性互动,无法形成发展的合力。其次,运行机制尚未成熟。由于没有进行制度层面的整体设计,各高校对创业教育的认识和实施也不尽相同。大部分高校没有设立专门的教育管理机构,领导协调分工的工作体制正在磨合。此外,学科体系亟待建立。

记者:这些问题反映出创新创业教育的系统性支撑体系尚未建立。接下来应该如何改进?

王占仁: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体制机制、师资队伍、社会资源等因素作为支撑。

一是成立专门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机构,完善体制机制。随着创业教育的深入发展,对体制和制度保障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建立专门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机构,完善制度,理顺机制,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具体来说,要根据自身特点建立大学生创业学院或中心,把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纳入学校的重要议事日程;理顺领导体制,建立健全教学、就业、科研、团委、大学科技园等部门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的协调机制;统筹校园资源,统筹规划和协调创业教育、创业基地建设、创业政策支持和创业指导服务,明确分工,保障人员、场地、资金投入。

二是建立“三师”教师队伍。“三师型”有两层含义,一是教师要会讲课、会咨询、会实践,二是教师结构要涵盖“理论、实践、综合”,保证数量充足、质量较高。

第三,构建科学、规范、可行的产学研联盟支持体系。产学联盟是一种全新的合作形式,包括大学之间的大学联盟和企业之间的企业联盟。

记者:您刚才提到“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制约了创新创业教育。具体有哪些方面?

王占仁:中国人骨子里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是“学而优则仕”,而不是“学而优则仕”。在这种文化背景下,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缺乏大学、中小学一体化的科学衔接,缺乏启蒙教育的基础和准备,使得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不得不弥补中小学本应缺失的启蒙课程。与美国的全民创业教育相比,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是在大学生巨大的就业压力下迅速起步的。要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解放思想,逐步形成“好好学习,勇于创造”的文化。平等对待开始创业生涯和开始就业生涯,在所有学生心中种下创业的种子,设定“创业遗传密码”。预计未来将有一大批优秀毕业生走上创业之路,成为创新创业的生力军。

中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学应该尽快建立起来。

记者:在您看来,中国创新创业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王占仁:我们应该走全民专业发展的道路。“面向所有”依然是主流趋势。什么是“专业化”?我理解有专业的人员,机构,课程体系。

未来将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日臻完善。目前,高校创业教育有三种模式:校本模式、区域模式和行业模式。高校在坚持校本模式的同时,主要呈现出向地域特色和行业特色发展的趋势。未来,高校创业教育将逐步形成“三位一体、各具特色”的模式,即高校创业教育模式要“校本、区域、行业”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不同高校创业教育的效果。

“三位一体、特色鲜明”模式的核心在于“利益匹配、定位准确”。高校积极探索区域特色和行业特色研究融合中的利益契合点,让地方政府和企业以“官产学”合作的形式积极参与创业教育,为创业教育提供资源,构建自身发展与区域经济和产业进步的良性互动机制。

记者:有特色的教育模式必须依靠完善的课程体系。那么,未来基于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创新,应该开设怎样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呢?

王占仁: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是创新创业深入发展的关键。这一体系的构建必须建立在准确把握创新创业教育突出的实践性特征,构建“实践导向”体系的基础上。

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实践包括课程内容的实践和教学方法的实践两个方面。“课程内容实用化”是指教学内容要与创业实践紧密结合,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中增加创业实践内容。在增加创业实践内容的同时,不要削弱理论知识。实践创业教育课程内容不等于“去理论化”,理论和实践不能对立。

“教学方法实用化”是指开放式、互动式、研讨式、案例式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的综合运用。创业实践教育体系的课程是指学生通过创业实践,应用创业理论知识,并在实践中积累相关经验。创业实践教育体系包括竞赛、园区和活动。

记者:新的历史时期对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中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应该建立吗?

王占仁:应尽快建立中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学,在原理、历史理论、方法、比较等方面夯实基础,深化研究。首先,要从原理层面总结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目的、价值、方法和评价;其次,要梳理与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历史。也就是对中国的创造教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进行历史纵向梳理,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第三,创新创业教育的方法论研究。这是为了解决上面说的创新创业教育能不能教的问题。(中国教育报记者赵准生)

情况

东华大学:

个性化教育造就了学生的创业基因。

“学校教育不仅体现在专业上,也为我们注入了创新的‘基因’。”在东华大学延安路校区“上创汇”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启动仪式上,东华大学毕业生罗清·篮子讲述了自己的创业故事。

2006年,罗清走进了东华大学计算机学院。他在中学时就坚持自学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等专业知识,开发了基于进程级病毒特洛伊马拦截授权技术的软件VHT抗原系统V1.1,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和国家知识产权发明专利。

对于这类专业领域人才突出的学生,如何创新培养模式,激发其创新创业热情?东华大学给出的答案是: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

本科期间,计算机学院为罗清篮球配备了专业导师,提供了深入的专业训练,提供了实验室、网络环境等科研条件,指导罗清篮球参加“挑战杯”等科技活动。罗清篮球曾两次获得上海市“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一等奖,第三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提名奖。

毕业前,罗清·篮子和他参与科技创新的朋友们基于该项目的研究成果成立了一家公司。经过五年的发展,公司开发了“主动云爬虫”、“信息过滤黑匣子”等网络安全软硬件产品,涉及渗透、应用、防护等多个领域。并已招收东华大学毕业生10余人,向学校提供实习岗位50余个。

在东华大学,有很多像罗清篮球这样的“好苗子”。

因此,从2010开始,东华大学探索构建了“345”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将创新创业与科研启蒙、专业学习、实践、生涯教育融为一体。

其中“3”指的是个性化教育菜单: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基础知识教育,面向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加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面向有创业行动的学生提供创业实践支持。“4”是指创新创业教育与科研启蒙教育相结合,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与实践教育相结合,与职业教育相结合。“5”包括知识指导、能力提升、同伴学习、创业培训、创业实战五个教育维度。

连续三年,在上海市研究生创新创业培养专项评估中,东华大学学生在303个专项中得到了44个,居上海高校之首。上海“觉群”大学生创业基金6年共支持84个项目,东华学子获得17个项目。(中国教育报记者董龙)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为每个人建立一个创业空间

“创新创业教育不是精英教育。应该面向所有人,应该为每个学生定制。”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孙说。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构建人人创新创业教育空间,注重扶持转化,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全面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素质。

据介绍,该学院通过鼓励创客作品进入展览、产业中心等方式,拓展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普及渠道。学院还尝试打破班级、年级、专业的常规建制,成立跨界精英人才学校,并提供专项资金、专家指导和专业实验实训场所等。,集聚优势资源,努力构建人人共享的创造教育发展空间。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完善“赛训合一”的激励机制,建立了“创意实践帮扶空间”,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条件和支持。目前,学院拥有机械创新协会、机器人创新协会等50多个专业协会,每年吸引万余名大学生参与各类创新活动。学院每年为学生提供300万元创新项目和竞赛经费、200万元创业资金,支持学生申报150多项创新实践和专利发明项目,支持创业项目20多个,激发了学生创新创业热情。

为促进学生创新创业成果转化,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积极为对接专业的师生搭建创新创意工作室,选拔“创意生”进入工作室,参与教师纵横研究和产品开发,并给予学生科研补贴。师生工作室成立以来,已有500多名学生参与工作室,自主研发产品30项,申报专利70项,与学校签订专利产品转化协议50多项。

近五年来,该校学生在各类国家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超过200项,学生申请专利420项,授权专利299项,每年独立运行的学生创新团队和R&D项目超过200个。单生专利产品“智能垃圾桶”成果转化后,销售额已超过4000万元,订单超过7200万元。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每年有30多个孵化项目,孵化项目最高免息创业贷款25万元。(中国教育报记者董龙)

我们谈谈吧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创业学院常务副院长张兆根:

构建“四阶段”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误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不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严重不足。近年来,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构建了“四阶段”递进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第一个阶段是通识教育,重点是为所有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和职业规划的必修课。二是创新教育阶段,重点是“校企融合”背景下的真实生产项目实训。第三,在专业化教育阶段,选拔具有创业意愿和创业基础的学生,在完成前两年专业学习后转入创业学院,组织以案例为导向的创业培训和模拟公司培训。第四,创业实践阶段,重点是与杭州开发区合作建设高职生创业园。

目前,学校结合专业特色开发了30余门创新课程,开展了近300项技能创新项目,参与学生超过2万人。创业园现有学生企业143家,带动了1400多名学生创业。

江苏大学校长袁寿其:

风险投资的问题,单靠高校是解决不了的。

创业资金短缺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路上公认的“绊脚石”。解决经费问题,高校很难“一枝独秀”,需要政府、学校、企业、社会“四位一体”共同筹资。可以设立创新创业专项资金,可以设立专项奖学金,可以设立项目扶持资金,可以引入建设资金。学校可以与地方政府共建优质创业孵化器,与地方组织共建大学生村官创业实践基地,与地方人力资源部门共建就业创业工作站,与优秀创新创业企业共建研究生科技创新工作站和科技创业协作联合体,等等。这样,既可以通过各种软硬资源的引入减轻资金支付压力,又可以通过协同建设赢得社会各界的资金支持。

易拓集团董事长赵剡水:

衡量“双创”,不是以成败论英雄。

衡量“双创”的好坏,不能简单以成败论英雄。有些项目不赚钱,但在创新理念、创新能力、创新模式上值得肯定。不要全盘否定这样的项目。要建立有效的、科学的机制来评价和衡量“双创”的质量,要有激励机制和容错机制。如果没有容错机制,创新创业会很难长久。比如年轻的创业者,往往会偏执一段时间。如果他们把精力集中在这个业务上,就会忽略其他方面,就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这时候就需要容错机制了。要有宽松宽容的创新文化,允许创新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失败,使创业者能够放开手脚去创新创业,鼓励他们在不断克服困难和失败中走向成功。

黄温州医科大学创业发展研究院院长:

做好技术转移,保护知识成果

我国高校保护教师知识成果的专利转移制度还很薄弱,高校内部的技术转移组织发展还很落后。因此,我国高校需要建立专门的技术转移机构,面向全社会招聘精通风险投资运作、知识产权法、技术商业化运作等知识和经验的专业人才;通过与校外资源的合作,将高校现有的知识和技术教育基础转化为能够产生社会价值的创新成果,实现高校、市场和个人的利益正和博弈,为高校创新创业活动的繁荣搭建资本注入和商业运作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