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山铁花开花的由来
“铁铁花”源于工匠的祭祀活动。每年年初,五匠开业前,由他们带领的工匠会经过协商搭起一个花棚,在花棚的北面搭起一个神棚,面朝南,选择一个吉日在县城的老君庙和火神庙供奉各种祭品。之后,五匠铺和店名的所有人抬着我们店里供奉的老先生塑像,列队行进,一路吹着打着,放着鞭炮,一直到棚子里。沿途各匠人店铺都要设香案供品迎接。队伍到达棚子后,把老先生的雕像放在棚子里,举行祭祀仪式,请老先生和火神保佑一年四季平安,生意兴隆,财源广进。晚上开始玩花。参加玩花的多是各店的手艺人。在玩花之前,他们要在棚子里跪拜更衣,请求神灵保护他们的安全,避免烫伤。工匠的祭祀活动得到了道士的支持和参与。道士要么提供打铁花的场地(多为寺庙产生的空地),要么出钱办事。道士们经常组织笙、箫、管、笛、丝竹、锣鼓和其他乐器在他们的祭祀游行中为工匠们加油。通常工匠会无偿为道士铸造铃铛、杯子、云卡、香炉、火盆之类的东西。遇有重大道教庆典,道士也会出钱请工匠举办。
在古代,不仅大名鼎鼎的大作坊、工匠组织“打铁花”活动,村里集市上的小铁匠、铁匠也举行“打铁花”活动。一般不搭花棚,不举行祭祀活动。他们只是选一棵不太高的柳树或枣树,把鞭炮和火绑在树上,把群众捐的废铁变成铁汁,用木板或铁锹砸树。这个趁热打铁的小规模活动,给生活水平很低,文化艺术生活极差的古老农村的村民们带来了无限的欢乐和兴奋。这一具有浓厚道教和产业特色的活动,逐渐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喜爱和支持,成为确山县一项广受欢迎的传统民俗娱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