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别是不是正规婚介?

婚介所鱼龙混杂小心鉴定婚姻

从2002年开始,我国取消了婚介机构的前置审批。这个行业全面放开后,也带来了一些问题。目前,我市有260家婚介公司。因为中介多,鱼龙混杂,一些婚介公司操作不规范,有虚假欺骗行为,成为消费者投诉的热点。今年以来,市工商局已经吊销了4家公司,目前计划吊销66家问题婚介机构的营业执照,并出台了针对这一行业的管理规范。

核心阅读

工商部门分析婚介行业在办案中的作弊行为,主要有五种类型:

1.夸大宣传:广告中使用了“炫耀你的美丽”、“诚实稳重”、“有车有房宽敞”、“拥有数千万资产”等字眼,让候选人感到非常兴奋。

二是承诺松散:有的婚介机构根本不看身份和婚姻状况,承诺交费后马上见面,确保成功。三、乱鸳鸯:婚介公司在向指定账户支付“服务费”后,会主动提供见面对象,但条件与你的要求相差甚远,所以不成功不是婚介公司的责任。

4.雇佣一个“婚礼支持者”行骗:有些婚礼支持者会在见面后用小恩小惠打动候选人,然后带领他们去一个茶馆、酒吧或商场买东西,然后马上消失。

5.盗用知名服务商标:利用征婚者对知名商标的信任,发布虚假广告信息,达到骗取征婚者“服务费”的目的。

如何识别虚假婚介的贴心提示?

(1)首先要看婚介机构是否有经营资质,即是否有营业执照,执照经营范围中是否有“婚介”一项,营业执照是否有年检或拍照。

(2)看婚介所主任、红娘、老师是否使用真实姓名。如果不是,可能是“婚礼支持”。

(3)正规婚介机构需要求婚者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如身份证、婚姻状况证明、房屋产权(或使用权)证明等。如果婚介所没有要求你提供上述证明,那就要小心了。

(4)婚介机构给你介绍初次见面时,是否提供对方的身份证明、婚姻状况证明、资产证明等。如果不提供,可能属于“婚姻抚养费”。

(5)通过征婚广告申请的,应先要求婚介机构提供与广告内容一致的对方身份证明和财产证明。如果不能提供,那就是假的。

(6)如果双方第一次见面不是在婚介所注册的地方,而是在茶楼、酒吧等消费场所,那么一定要提高警惕,谨防落入消费陷阱。

(7)收取服务费前是否填表并签订《婚姻中介服务合同》,如果不做,可能是在骗你的服务费。

(8)要看中介机构是否给你出具正式收据。不出具,就不要交服务费。

相亲陷阱有很多种。

翻开报纸,各种征婚广告层出不穷,归国华侨女征婚,港深商界男找深情女,老公。这些广告吸引了不少找对象,也引发了不少抱怨:有的说婚介所只让我交339元,我连一个对象都没见到;据说婚介所收了钱后,介绍了一个对象给我认识,双方留了电话或者传呼机,以后就联系不上了;甚至说婚介所相互勾结,欺骗感情...诸如此类。各种报纸都有过很多报道,比如女记者征婚的故事,征婚的陷阱等等。,但仍未能引起消费者足够的重视,仍不时有人上当受骗。

婚介服务要规范化。

罗湖消委会认为,婚介机构为征婚男女服务是好事,但提醒婚介机构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克服媒人说大话、比茶还流口水的老习惯,在男方面前说女方年轻漂亮、温柔大方,在女方面前说男方有车有楼有厂有店;第二,对于参加结婚的男女,需要写明结婚的条件和内容,需要提供的相关资料,如照片、身份证、未婚证明或离婚证?印刷本;三是开票收钱时写明是婚介服务费,服务期限为一天、一个月或一年;第四,婚介机构与参加征婚的人签订协议,明确写下双方的权利和责任。这样既能保护婚介机构的声誉,又能在发生纠纷时提供调解依据。

教你几招识别假婚介。

消委会提醒,作为涉婚男女,也一定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参加征婚,首先要了解婚介机构的基本情况,比如是否有合法的营业执照,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是什么?经营者地址、发证日期、年检照片日期要看清楚,不要被广告中的漂亮谎言所迷惑;其次,如果你在婚介所参加征婚,婚介所不提需要提供未婚证明和离婚证,而是一味催你交钱,你要注意是否存在欺诈行为;再者,当你看到婚介所打出的广告,说对方条件优越时,你要考虑优越的条件是否适合你,优越的条件是否是结婚所必须的。如果广告全是炒作,承诺终身为你服务,那你就更要清醒了。婚介所能经营多久?终生为您服务意味着什么?一辈子找不到伴侣是不是一种诅咒,值得深思。消委会提醒广大消费者,一定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以免上当受骗后再向有关部门寻求保护时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