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诉AVIC锂电池公司案的基本逻辑
作为标志性事件,蕴含着行业和投资逻辑的深层变化信息,需要各方正视。
AVIC锂电此后也迅速回应:“公司坚持自主研发,提供给客户的产品均经过专业知识产权团队的全面风险调查。该公司确信其产品没有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
会带来多大的影响?
更重要的是,本案的一个基本事实依据是,涉案标的是AVIC锂电池的所有产品。
这意味着,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发起的专利战绝非心血来潮,而是对AVIC锂电池所有产品的全维度拆解,在此基础上形成并固定证据链。
从案件的规模、准备的程度到投入的力度,种种迹象表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对AVIC锂电池是认真的。
从AVIC锂电池的角度来看,该案的最终结果将关系到它的生死存亡。面对一个生死攸关的命题,任何人、任何公司都不会放过任何可能,其法律应对策略会细化到每一个环节。
从基本的法律知识可以推断,AVIC锂业肯定会从程序问题入手,比如先向法院提出管辖权异议;然后基于原告权利提起专利无效的行政申请,进而引发相关的行政诉讼;甚至不排除会基于自己的专利池对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提起反诉。
从原被告和被告双方的专利储备来看,两者不在一个量级上。根据我们的数据库查询,据不完全统计,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公布的专利数量超过5000件,而AVIC锂电则超过1350件。
上图分别是两家公司的专利申请分布,数值范围在主要类别的前十位。数据库是Patentics。
此外,从专利申请和保护策略的角度,我们在过去的报告中分析了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特别强调专利池的精准性——即围绕某一工艺或技术的点覆盖。这也意味着,对于AVIC锂业的律师来说,在对涉案的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权利基础进行拆解、辩护甚至无效时,势必面临巨大的工程挑战。
据保险号搜索,从2019到今年6月,共有20多款搭载动力电池产品的乘用车车型涉及,包括Aion S、逸动BEV、奔奔EV、五菱洪光MINI EV、广汽IA5等,总共十多万。
配备AVIC锂电池的主要型号。
虽然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没有披露具体的索赔金额,但根据上述数据,结合实际销售金额和利润率,实际上可以大致算出涉案标的金额。
但对于被告AVIC锂电来说,本案最大的考验不是潜在的赔偿可能性,而是上面提到的生存问题:
1.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向法院申请行为保全的可能性很大。
2.所有产品都涉及此案。
基于这两个基本逻辑或事实,其实AVIC锂电池面临的最大风险是生产和销售的停滞,以及整个流程的颠覆和重构(动力电池涉及一整套电化学系统,牵一发而动全身)。
当然,必须指出的是,行为保全作为一种具有严格启动要件的权利救济措施,对AVIC锂电而言具有充分的抗辩空间;同时,作为同行业的企业,两家公司在制造过程中肯定会涉及通用技术,所以留给AVIC锂电律师团的解决问题思路也是多样的。
法律问题最终将由司法部门来解决。作为观察者和投资者,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专利纠纷现象,我们需要得到一个更本质的内容:中国新能源产业正在从成本竞争时代向核心技术竞争时代跃升。
为了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宏观和个体两个层面来替代视角:
众所周知,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众所周知,技术创新必须在主导产业中开花结果,才能最大程度地刺激经济增长。但更被外界忽视的是,技术创新驱动的主导产业发展,离不开科斯定律所确定的经济规律。
什么是主导产业和科斯定理?
所谓主导产业,是指那些具有足够的创新性,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起到引领和带动作用,在整个产业链中发挥重要作用,具有较强扩散效应的产业。比如工业化初期的钢铁;比如大众消费阶段的房产、汽车;又如,在当前天地之风推动碳中和的主题下,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和AVIC锂电池所处的新能源产业。
所谓科斯定理,是指只要产权清晰,交易成本为零或很小,那么无论一开始把产权交给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实现了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
其前提是“明晰产权”,否则企业家就失去了根本动力,所有的技术创新都只会成为纸上文章。就像创新药物一样,生物技术公司在R&D投资花费长达10年20亿美元来换取药物上市,并准备在专利保护期内收回成本并获得一定利润。如果其他制药公司准备在这个时候忽视专利和逆转R&D,谁会有动力去做创新和基础研究?
事实上,从纺机时代到新能源时代,围绕各主导行业的专利之争从未间断。英美之间关于珍妮纺纱机和贝塞麦炼钢法的争吵,美日之间霍尼韦尔和美能达的相机战场,美韩之间苹果和三星在智能手机赛道上的爱情...
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知识产权代表着技术创新、一个企业乃至一个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商业化是一个漫长的试错过程,其中蕴含着巨大的沉没成本。没有核心技术的保护,整个行业就会陷入劣币驱逐良币的历史倒退。
对于个人来说,保护核心技术的意义不仅仅是挽回损失本身;还在于以技术能力为核心的行业地位的确认和产业链上下游利益的维护。这些第一批大案可以说明:
例如,2020年2月,华为起诉威瑞森(美国最大的典型运营商),指控该公司侵犯其光传输网络和其他通信技术标准的必要专利权,要求赔偿6543.8+0亿美元。近日,该案以“和解”(私了赔偿)的形式结束。此案不仅为华为4G/5G技术的全球专利授权定下了基调,也再次确认了中国ICT产业在国际上的话语权。
回归新能源行业:为什么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能够实现动力电池出货量全球第一,确立中国动力电池行业在全球的行业领先地位?重要支撑是专利技术。R&D投资的数字不会说谎:从2015到2020年,这个行业龙头累计R&D投资超过110亿元;截至2020年底,公司拥有R&D技术人员5500余人,硕士以上学历1.500余人,已授权和正在国内外申请的专利6771件。
一方面,技术实力体现在R&D能力和专利池的深度和广度上,也体现在知识产权保护上。过去我们说“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品牌,一流企业做标准”。什么是标准?标准是由一系列专利构筑的技术护城河。在这个专利护城河之上,连接着一个行业的基本利益——没有专利保护的支撑,行业标准无从谈起。
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此前在与Taffield的专利诉讼中获胜也体现了这一点。这种现象也承载着其内在的投资价值,与其资本市值的演变是同步的。
可以预见,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对AVIC锂电池的专利诉讼不是第一起,也不会是最后一起。未来,全球商业竞争中将会出现知识产权诉讼。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技术创新成为当今时代主基调的背景下,关于核心技术保护的重大知识产权案件的出现,证明了一个行业正在从成本和规模竞争向技术和质量竞争跃升。我理解这个信号中所包含的产业和企业投资逻辑的演变,我也理解当代安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AVIC锂电之间诉讼的底层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