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减少科技带来的困扰,让科技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让科技更好地服务于人的需求,发挥其优势。解决方案如下:
1.统筹推进相关政策创新和体制机制改革。
改革国有技术无形资产管理体制,赋予单位、R&D团队和科技人员科技成果使用处置自主权,取消行政审批和备案手续。改革国有科技成果无形资产定价机制,允许以协议定价、挂牌拍卖等方式确定成果价格。
2、建立财政引导、社会参与的科技成果转化投入机制。
设立科技成果转化财政引导基金,建立以科技成果转化为导向的科技项目组织机制,采取“间接有偿”投入方式和“市场评估”分配方式,撬动社会资本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市场评估”是指风险投资机构对企业承担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进行“市场化选择”,筛选出感兴趣的投资对象。
3.加强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管理。
取消行政部门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审批和备案程序后,要求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加强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活动的日常监管。
扩展数据: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面临的新形势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和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和发展新产业,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关键环节。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成果转化进入新的加速期,全国人大加快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北京、湖北、南京等省市制定出台了“京十校”、“金十校”、“九项科技成果”等地方性科技成果转化政策。
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科技部、国家知识产权局三部委联合推进中央级事业单位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试点。
总体来看,2012以来,国家和地方层面的改革,都是按照权责一致、利益对等、激励约束并重的原则,着力探索建立符合科技成果特点和转化规律的管理模式,为单位和科研人员的创新创造松绑,更好地实现科技成果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