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调查报告
一、基本信息
20世纪60年代初,随着娄邵铁路的正式开通,我市建成了第一条铁路专用线邵阳石油站。经过50多年的开发建设,全市已建成铁路专用线(含专用铁路)20多条。20xx年后,由于企业改制,个别专线被合并或停止运营。现在我市有合法审批手续的铁路专用线19条,其中双清区16条,邵东县2条,大祥区1条。目前,双清区共有19家企业(单位)运营这16条铁路专用线,总面积约2376亩。铁路轨道31条,全长17.13km,有效长度8.27km,面积约300亩。现有大小货场48个,仓库面积27.27万平方米,从业人员4202余人,装卸人员约800人。离车站最远的铁路专用线是375专用线,距离7.97公路。最近的是633专线,距离605米。轨道最长的铁路专用线为中央储备粮邵阳直属专用线(供* * *),双线,有效长度1.13km,专用线终点距车站3.47km。
二、经营现状
我市铁路专用线承担着运输全市工农业生产基本物资的重任,对经济发展和建设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铁路专用线运输的货物种类繁多,包括非矿、矿建、金矿、粮食、化肥、鲜活食品、纺织品、纸浆、木材、工业机械、农副产品、文教设备、日用品等10余种产品;有成品油、润滑油、沥青、钢铁、矿山、水泥、木材、棉花、化工、机械、文教、非食用植物油、粮食、食品、皮棉、生鲜、饮料、纸及纸制品等20多个品种、数百种产品。据不完全统计,铁路专用线承载着尿素、钾肥、成品油、润滑油等95%以上的基本生产资料,饲料、钢材、棉花、纸浆等60%以上的原材料。我市大型企业湘窖酒业酿酒用酒精和粮食原料均由铁路专用线运输。据统计,20xx年,市区货运总量预计约为15万吨,铁路专用线货运总量近14万吨,铁路货运比重仅约为654.38+00%。铁路运输总营业额7000多万元,税收近230万元。铁路运输业在交通运输行业乃至我市经济建设中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第三,存在问题
随着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公路的发展速度比铁路快得多。受公路运输影响,我市铁路运输发展的市场逐渐缩小,铁路专用线在运营中面临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
(一)缺乏企业凝聚力。铁路专用线产权单位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少,配套设施差;独家处理,手段落后;与外界相连的道路建设滞后,大多属于农村道路,路面质量差,断头路多;卫生设施和消防设施不足;站场建设发展缓慢,聚集辐射能力不强,吸纳剩余劳动力和聚集运输业务的能力较低,与其他运输行业的不平衡还很严重;运输业务手续复杂,中间环节多,中转时间长;交通发展特色不明显,凝聚力和号召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2)行业缺乏拉动力。上世纪90年代,我市是全省重工业基地之一,大量企业因工业的发展带动了邵阳工业的发展,促进了铁路专用线运输的繁荣。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这些企业无法形成有特色的主导产业,产品卖不出去,原材料运不进来,由于产业结构调整不及时,企业创新能力低,产业链短,没有国家或省名牌产品,结构性矛盾明显,市场经济发展空间受限,投资环境差等原因,我市工业经济日益边缘化。铁路专用线运输寄生于行业,企业难以停产,形成了铁路专用线被冷落的尴尬局面,严重制约了铁路专用线运输的发展。
(三)缺乏规划约束。铁路专用线运输在规划管理方面投入的精力很少,具体的运输业务规划不够细致科学,总体规划没有与地方规划、行业规划、运输发展规划有机结合。规划建设只是对“自发无序”建设的改进,缺乏协调统一的规划指导和调控机制。交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交通行业不同程度地存在行业趋同、相互压制、资源浪费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交通发展的整体效果。一些铁路专用线经营者规划约束力弱,操作随意性大。为了争取货源,他们不计成本的降价。铁路部门俗称“铁老大”,运输手续复杂,成本高,服务难以到位,货物随意停放;专线维护独家运营,成本高,专线企业负担重。
政策缺乏动力。
一些制约铁路专用线运输发展的政策措施没有及时调整,与发展要求不对应的政策法规没有及时完善,一些已经出台的措施没有得到认真落实。目前,有三大问题制约着铁路专用线运输的发展。第一,专线的不同属性制约了政策的统一规划。18运营铁路专用线的企业属性各异,有的是国有(或国有控股),有的是集体所有,有的是民营,无法出台合理的政策,实施有效的引导和帮助。第二,体制问题束缚了企业的手脚。国有专用线企业吃大锅饭、盘子思想严重,难以拿出有效资金进行技术改造,难以自主灵活应对市场,导致运输业务日益萧条。第三,落后的管理理念制约了铁路物流的发展。铁路专用线企业吃山空思想严重。一些铁路专用线企业从事单一的运输业务,无法积极开拓新的市场,无法实现运输业务的多元化发展。
四、优劣势分析
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市市区铁路专用线年运量一般在200万吨左右,近年来有下降趋势,仅占市区物流运输总量的10%以上。但是,铁路专用线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它影响着我市经济建设的方方面面。现阶段拆除市区铁路专用线利远大于弊。
(一)拆迁补偿成本高。城市铁路专用线线路总长17。13公里,如果仅补偿金额为每公里3000万元,轻轨专线的补偿费用将超过5亿元,总补偿金额将达到654380+02亿元左右,这对我市的财力是一个极大的考验。此外,与企业谈判也将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2)对工农业生产影响较大。我市铁路专用线承担着宝兴科飞、海纳化工、东信棉花、华力棉纺、立德皮革等一大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原料和产品运输。如宝兴科飞每年通过铁路专用线向外地发送约3万吨的氨酸、碳酸铵等产品,占全厂总产量的30%。到20xx年,宝兴科飞二期投产后,年产量将达到30万吨,铁路发货将达到20万吨以上,占其总产量的70%。同时,铁路专用线还承担着我市运输农资、化肥、成品油的重任。每年通过铁路运输尿素、钾肥等各种农资化肥约1.6万吨,占我市农资化肥总量的85%。中石化和中石油每年通过铁路进口成品油近60万吨,关系到全市九县三区所有机动车和内燃机的正常运行。
(三)不利于我市“两型社会”的建设。我们的城市是典型的内陆城市,就是没有便捷顺畅的水上交通和快捷高效的航空。如果不发展铁路运输,剩下的只有高价高污染的公路运输,这与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两型社会”的要求不符。因此,保留铁路专用线,重新整合铁路专用线企业的业务资源,是推进物流多元化,服务我市社会经济建设,加快“四化两型”建设的重要内容。
(D)新的城市发展规划目标无法在短期内实现。我市铁路专用线集中在城市东北部,也是我市老龄工作区,不同程度地制约着城市沿江向东北发展。如果要在这个区域进行商住开发,必须对整个老化工区进行搬迁,这也是短期内难以实现的。因此,仅仅拆除铁路专用线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沿江城市向东北发展的目标。为实现城市新的发展规划目标,铁路专用线的拆迁必须与我市老龄工作区的搬迁同步进行。
动词 (verb的缩写)对策和建议
交通调研报告2根据市局《关于转发开展法治交通政府部门建设调研的通知》精神,我局高度重视,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了认真调研。现调查报告如下:
一、行政执法体制机制
县交通局下设办公室、行政服务股、财务股、综合股四个内设机构,县公路运输管理处(副科级)、县港航管理处(副科级)、县乡公路管理站(正科级)三个下属机构。县交通局行政编制10。多年来,我局行政执法队伍基本由县人社部门指派,通过岗前培训考核进入执法岗位。法律知识不够丰富,执法业务不够熟悉。
在交通执法队伍能力建设方面,组织集中培训和参加省市培训,在全院执法人员中开展法律法规专题培训活动。加强对行政处罚的监督,严格要求督察人员在行政处罚中坚持合法性、合理性,处罚与教育相结合,贯彻“阳光执法、文明行政”的工作理念。
在交通执法硬件建设方面,我局在经费相对困难的情况下,大力改善执法条件,先后配备了4辆执法专用车,配备了对讲机、录音机、摄像机、照相机等执法摄像、录音、通讯设备。
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县交通局认真对照行政许可的要求和规定,对现有行政审批事项逐一进行清理,坚决取消所有要求取消的事项,保留县乡公路建设项目施工许可、港口工程竣工验收、道路客运、机动车维修、驾驶员培训、农村客运班线、客运站、货运站、货物运输等22项行政许可事项和5项投资项目审批事项。依托行政监察网和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公布了保留的行政许可事项和投资项目审批程序。
三。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
去年以来,从信访、机关效能投诉、三条热线收集的信息来看,群众反映的内容大多涉及高速公路建设和管理、公交运营、出租车运营等问题。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尽力整改,对一时无力整改的积极沟通解释。为了全县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我们按照规划搞好建设,全力优化交通环境,努力提高交通运输保障水平。全县交通环境和运输服务水平有了质的提升,保持了全县交通运输行业的安全稳定。
四、县域交通法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人员文化素质低,从业人员年龄老化。由于现有公路运输管理机构和县乡公路管理机构的人员来源大部分是从其他单位调入的,年龄相应较大,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3人占总人数的21%,40岁以上7人占总人数的50%),不适应当前道路运输业快速发展的要求。
2.自收自支人员工资与交通行政执法岗位不相适应。20xx年石油税费改革前,上述两个机构的主要职责是征收养路费和运输管理费,工资性质为自收自支。成品油税费改革后,工作职责转为行政管理,开展交通执法。因此,自收自支的编制不适合承担行政执法任务,建议将运管所和县乡公路管理站的编制性质改为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
3.县级交通运输部门未设立专门的内设法制机构,现场执法与办案难以分离,给执法管理带来矛盾和困难。
4.部分行政许可事项不能由县级交通运输部门审批,建议不下放至县级交通运输部门。如县乡公路建设项目施工许可、县乡公路建设项目和公路修复工程竣工验收、农村渡口渡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桥梁长度超过100m的项目施工图设计审批和竣工验收。
动词 (verb的缩写)关于加强交通局建设的建议
1.我局属于三个事业单位,其中港航所是财政拨款事业单位,运管所和路站是自收自支事业单位。鉴于运管所、路站依法承担的运输行业管理职能和中央转移支付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性,为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解决职工后顾之忧,建议上级部门将我局运管所、路站由自收自支改为财政拨款。
2.尽快颁布《道路运输法》,提高道路运输管理的法制化水平,扩大社会影响,提高运管机构的社会地位,加快《道路运输法》的立法步伐,增强运管执法的权威性和独立性,杜绝违法小车司机不配合执法、拒绝检查逃逸、暴力抗法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