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药学专业的特色建设

作者:王方周三

药学高等教育;制药特色专业;制药专业人士,

[关键词]药学高等教育;制药特色专业;制药专业人员

药学是生命科学中一门特殊的专业独立学科。一方面,它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公民性,与服务对象的健康和生命密切相关。另一方面,在经济领域具有其他行业不可替代的特点。21世纪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人们对医疗和环保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如何安全地应用和生产药物,使药物充分服务于人类社会及其生物圈家园,已成为越来越多关注的焦点。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不是药物本身,而是控制药物的人。这就要求我国药学高等教育要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从强化药学专业特色、改革传统药学教育模式入手,培养复合型、服务型药学专业人才。

1合理的课程改革

1.1增设临床医学与管理类课程【1】传统的药学高等教育模式以化学模式为主,课程安排受化学基础更强、药学水平更高的观点影响,形成了重化学轻医学、重管理的教育框架,使得药学专业学生往往过于注重化学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基础医学知识(尤其是生理学和生物学),因此,学生学习一些临床医学知识是很有必要的。医学院校药学专业可以利用自身优势,改变传统的药医分离模式。根据社会对药学人才的要求,药学专业还应增设药事管理学、医药知识产权、市场营销学、医药经济学、人文社会学等课程,使课程设置充分体现药学的社会性、实践性、服务性特点,聘请成功的医药企业管理者授课,以培养创业型人才。

1.2加强药学实践课程内容[2,3]药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很多同学在选择药学专业时都是盲目的。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当他们真正进入该专业时,会感到无所适从。他们不知道自己所学的知识对以后的就业有用,不知道自己以后能做什么。他们总觉得没有明确的目标。这种在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想法,对学习的积极性非常不利。因此,需要增加学生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实验课时,减少理论课时,使两者的比例接近1∶1,增强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实验操作作为培养药学人才基本素质的必要工具。

2.改革教学方法

2.1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4,5]课堂上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增加学生动脑的机会,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前实验班多是验证性的。指导老师总是先提出实验目的,实验步骤,注意事项,然后学生严格按照老师的步骤进行。这种僵化的教学方法,虽然有助于学生理解理论课所学内容,但严重制约了他们的思维和主动性。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可以增加一些设计性实验,比如为学生拟定1的课题,让他们分组收集资料、查阅文献,充分利用所学知识,为该课题设计一个具体的研究方案,利用现有条件实施。这样对学生将来从事科研或继续读研都是一个有利的措施,既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又能增强自信心。

2.2在专业课中应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开发多功能多媒体课件,不仅丰富了信息,而且增强了信息的表达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使学生更多地了解药学的最新发展。在实验教学中,建立新的功能实验室可以增强学生运用新技术、新方法的创新能力,也可以让学生走出教室亲身体验,增强感性认识。

3.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

目前,药学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已经从过去的专科教育转变为通才教育,形成了厚基础、宽口径、广适应性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也是药学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药学人才的培养目标是: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是基础,文化素质培养是基础,专业素质培养是能力,身心素质培养是资本。通过增加各种选修课,组织兴趣小组,举办药学说明会等活动,让学生了解药学专业的发展和学科的最新动态,开阔视野,让学生真正进入到教师的科研工作中,从理论到实践,从抽象到具体,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更好的锻炼,培养拼搏精神。老师也可以定量的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不是定性的,对学生是一种监督。现代药学的发展要求药学教育更加注重学生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实施多元化考试方式,逐步完善考核体系。

结合闭卷考试、开卷讨论考试、设计性考试、标准化涂片法考试和具体实验操作考试,采用国外新的统计方法统计学生的考试成绩,不再单纯关注某一次笔试的成绩,全面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考核制度的改革可以帮助学生摆脱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吸收式学习,让学生通过考试掌握所学知识,从而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5.加强校企合作

依托我校实验室,与医药工业企业、医药商业企业、药检所紧密合作,建立校外教育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和就业渠道,使学生在实践中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和素质,培养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实习结束后,组织学生召开本科毕业论文答辩会,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所学所感,让自己未来的目标更加明确。鼓励学生在医学期刊上发表论文。

6.改变药学教育重研发轻使用的局面[1]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医院和药店分开管理。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它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而社区医疗服务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提供及时有效的医疗和用药服务。21世纪的药学人才不仅要解决药物相关性问题,还要实现药学服务的全过程,通过药学服务提高大众的生活质量。这就要求药学专业人才的素质更加全面,不仅要有扎实的医学知识,还要有社交能力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服务意识,拓宽就业渠道,鼓励药学专业学生考取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药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实证科学。学生必须有强烈的风险意识和危机感。药学人才的质量标准应注重个性、强基础、强能力、广适应性,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创新精神,掌握药学实践的客观性、动态性和条件性,具有增强预见性、洞察规律和把握时机的能力。目前,药学从业人员的素质与其需求存在较大差距,药学教育面临严峻挑战,药学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黄太康。现代药事管理[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693-696。

[2],桂,,鞠绍靖。改革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和实施意见[J].药学教育,1997,13(1):5-7。

[3]陈颖,李琴庚,蒋俊浩。药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医学教育探索,2005,4 (1): 19-28。

[4]贵格会乐器。修养?丰厚的底子?对药学本科人才的几点认识和思考[J]。药学教育,2000,16 (1): 4-6。

赵恒美,张中光,龚宇翔。医学寄生虫学教学方法的新探索[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5,41 (1):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