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裁升级:微信和支付宝已下架滴滴出行小程序。

继滴滴出行App在app store下架后,7月7日,滴滴出行同时在支付宝小程序和微信小程序下架。在微信支付的交通出行服务中,还没有看到滴滴出行。

如果回顾滴滴出行近日的遭遇,一定会感受到制裁升级的厚重。......

下架的法律问题

国家网信办4日消息,根据举报和核查,“滴滴出行”App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的行为。

随后,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相关规定,通知应用商店下架“滴滴出行”App。要求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严格按照法律要求,参照国家相关标准,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整改,切实保护用户个人信息安全。

7月2日晚,国家网信办发布消息称:为防范国家数据安全风险,维护国家安全,维护公众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依据《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对滴滴出行进行了网络安全审查。为配合网络安全审查,防止风险扩大,“滴滴出行”在审查期间停止注册新用户。

滴滴出行回应称,滴滴将积极配合网络安全审查。审查期间,公司将在相关部门的监督指导下,全面梳理和排查网络安全风险,不断提升网络安全体系和技术能力。

1.什么是网络安全审查?

网络安全审查的法律定义见《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第6号公告,以下简称《办法》)的相关规定,包括:

第二条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企业(以下简称运营企业)采购影响或者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网络产品和服务,应当依照本办法进行网络安全审查。

第三条网络安全审查应当坚持防范网络安全风险与促进先进技术应用相结合、过程公平透明与知识产权保护相结合、事前审查与持续监督相结合、企业承诺与社会监督相结合,从产品和服务安全、可能存在的国家安全风险等方面进行审查。

从《办法》的规定可以看出,网络安全审查是从产品和服务安全、可能存在的国家安全风险等方面,对影响或者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购买网络产品和服务的行为进行审查。

2.滴滴出行可能面临哪些处罚?

《办法》第十九条引用《网络安全法》第六十五条,是相关的法律责任条款,具体如下:

《办法》第十九条经营者违反本办法规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六十五条的规定处理。

《网络安全法》第六十五条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违反本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使用未经安全审查或者安全审查不合格的网络产品或者服务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停止使用,并处购买金额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因此,如果实际违反了《办法》的规定,待滴滴出行很可能会被责令停止使用相关网络产品或者服务,责令停止使用,并对滴滴出行、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罚款。此外,不排除适用《国家安全法》规定的更严格的法律责任的可能性。

股票市场随风波动。

自从滴滴App下架的消息传出后,其公司股价也以最快的速度下跌。目前新发行美股价格暴跌23%,股价从15.53美元跌至12美元,市值从750亿美元跌至578亿美元,蒸发1100亿人民币!

值得一提的是,6月30日,滴滴正式在纽交所上市。发行价14美元/股,融资43亿美元。上市本来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但是滴滴的上市非常低调,没有媒体宣传,也没有敲响上市的钟声。就连滴滴官方微博至今也没有报道任何关于公司上市的消息,让人不禁好奇它为何如此低调!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滴滴为何如此低调地在美国上市?在目前中美博弈的情况下,在美国上市的公司大多会选择同时赴港上市,如JD.COM、百度、网易、阿里等滴滴为什么选择在美国上市而不是香港?

我以为上市的时候可以把生米煮成熟饭,现在看来两者不太可能兼得。滴滴的主要运营在中国,它收集了中国道路、建筑和个人出行的海量数据。这些数据关系到个人隐私和国家安全。真的安全可控吗?

涨幅还在继续。

7月7日中午,有观察人士已经注意到,滴滴出行已经从微信支付出行服务一栏消失。在微信搜索中搜索“滴滴出行”小程序也是看不见的。

据了解,这个涉及下线的小程序只是滴滴出行针对出租车业务的一个小程序。滴滴推出的搭便车、滴滴加油、滴滴代驾等小程序目前不受影响,可以正常使用。如果用户使用过滴滴小程序,仍然会出现在历史小程序记录中,可以继续使用。

同时,在支付宝中已经无法搜索滴滴出行小程序。

竞争对手仍然很难出人头地。

滴滴出行后,骑行激烈!但是和滴滴还有很多差距。其实早在去年,由于合规和安全问题,滴滴顺丰就遭遇了全国范围的下线安排。目前市面上主流的风车平台有两个,一个是老队员,一个是最近加入的后期表演。它们的存在满足了人们对乘车的需求。

这两个风车平台哪个更强?作为一个市场老手,我正在快速培育免费搭车市场,构建成熟的运营体系和完整的基础网络。Hello免费搭车从无到有,由于运营机制不成熟,基础网络不完善,在体验、价格、安全等方面也与锅和风车有较大差距。

或许是宣传力度不够,Hello里很少有司机搭便车。所以叫车有失败的概率。另外,叫车的时间更长。比你好搭车更早入行的是,泥风车速度很快。为了测试两者的接收速度和成功率,我下载了diut Ride和Halo Ride两个app,进行了五次实验。每个电话的地点和目的地都是一样的。结果同样距离的5单都来了,只能接一单到第二天早上。

另外,由于Hello的运营不成熟。司机可能擅自毁约。他以前用hello搭便车去过郊区。屏幕显示“中间没有订单,请在下面更新”,更新了很多。最后,轮到司机搭便车了。取得联系后,是时候离开了。我吐槽说连投诉客服都解决不了。

从安全对策的角度,你好顺丰对车主有面部识别技术等多重审查措施。但这些新技术也存在巨大的安全漏洞。由于Halo使用机器自动审核车主资格,申请者可以通过照片、PS等手段欺骗系统。

关于考试,顺风车更合理,代替机器进行人工考试,用驾驶证、行驶证、身份证、汽车车牌来核对车辆照片。审核司机的信用和背景,同时定期检查,从源头控制,杜绝各种安全原因。另外,Hello的免费乘车的行程保障也值得讨论。比如Hello与国泰保险合作的意外险,包含意外伤害、意外医疗、120各种救援补助、身故赔偿等险种,但这些只是事后赔偿。像个人意外,谁会想得到呢?

目前滴滴App下架引发的连锁效应还在继续。但对涉案企业所在的行业本身并没有毁灭性的影响。大部分企业的真正基础是自身的不可替代性。显然,滴滴根本不具备这种“垄断”能力。这可能就是它无法逃脱目前困境的重要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