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第一个拥有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
中国开始建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这也是中国自主建立的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这是记者在日前闭幕的珠海航展上从有关部门得到的消息。
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卫星导航系统是重要的空间基础设施,融合了传统天文导航和地面无线电导航定位的优势,相当于设置在太空中的无线电导航平台,可以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有能力建设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美国的GPS系统和俄国的GLONASS系统正在运行,欧洲的伽利略全球卫星定位计划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自2000年以来,中国已成功发射了三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并建成了北斗导航试验系统。该系统可以在服务区域内随时随地为用户确定地理经纬度信息,并提供双向短信通信和精确时间服务。目前,该系统已逐步在测绘、电信、水利、公路交通、铁路运输、渔业生产、勘探、森林防火、国家安全等诸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据介绍,正在建设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空间段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提供开放服务和授权服务两种服务模式。开放服务是在服务区内免费提供定位、测速、授时服务。定位精度10米,授时精度50纳秒,测速精度0.2米每秒。授权服务是为授权用户提供更安全的定位、测速、授时和通信服务信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GPS、GLONASS系统最大的区别在于,它不仅能让用户知道自己的位置,还能告诉别人自己的位置在哪里,特别适用于交通运输、调度指挥、搜救、地理信息实时查询等需要导航和移动数据通信的场所。
据介绍,中国计划在2007年初发射两颗北斗导航卫星,以便在2008年前后满足中国及周边地区用户的需求。该系统将进行联网和测试,并逐步扩展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该负责人表示,为提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其他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兼容性,促进卫星定位、导航和授时功能的应用,中国愿意与其他国家合作发展卫星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