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重组人干扰素α1b?

干扰素是一类具有广谱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的蛋白质,包括ⅰ型、ⅱ型和ⅲ型,分别具有不同的受体和功能,是机体天然免疫的关键成分。其中I型IFN发现于1957,是人类和动物感染病毒后产生的重要抗病毒物质。根据基因和蛋白质结构的不同,可分为IFN-α、IFN-β、IFN-ε、IFN-κ和IFN-ω。目前批准临床使用的IFN-α只有三种亚型,即IFN-α、IFN-α2a和IFN-α2b,均为重组产品。国外用的IFN-α主要是IFN-α2a和IFN-α2b,它们的基因来自西方白人。我国使用的IFN-α主要是IFN-α1b,其基因由我国侯云德院士于1982年从健康中国人的脐带血白细胞中获得。经深圳科兴工业研究,于1996正式获批生产,投放市场。

重组人干扰素α1b是我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工程一类新药。在我国儿科领域广泛应用已有20多年,积累了大量文献和临床经验。多项多中心临床研究数据显示,重组人干扰素α1b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肺炎、毛细支气管炎、手足口病(HFMD)和病毒性肠炎均有较好疗效,且不良反应轻微。由于重组人干扰素α的其他亚型在临床上很少使用,也没有多中心的临床研究数据,这方面的知识是经过专家多次讨论形成的,主要涉及重组人干扰素α1b,以规范的方式指导临床合理使用。

1重组人干扰素α1b的抗病毒机制

重组人干扰素α1b的抗病毒作用主要是通过诱导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激活细胞免疫来实现的。前者通过与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激活JAK-STAT信号通路,诱导2’,5’-寡腺苷酸合成酶(OAS)、磷酸二酯酶、蛋白激酶等多种抗病毒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病毒在感染细胞内的复制,保护正常细胞免受病毒侵袭。后者通过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包括促进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增殖,激活自然杀伤(NK)细胞的杀伤活性和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起到清除病毒的作用(图1)。

重组人干扰素α1b是我国人体主要抗病毒亚型。如果内源性IFN缺乏和不足,抗病毒能力就会下降。儿童由于免疫功能不成熟,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以及IFN水平相对较低,容易发生病毒感染。许多病毒,如RSV、人鼻病毒(HRV)、流感病毒(IFV)、副流感病毒(PIV)、肠道病毒71 (EV71)、柯萨奇病毒(CoxV)、轮状病毒(RV)、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BV)等,在感染人体后都会产生。给予外源性重组人干扰素α1b可提高IFN水平,促进JAK-STAT信号通路的激活,增强组织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和免疫细胞清除病毒的能力,减轻组织病理损伤。重组人干扰素α1b还能调节病毒感染引起的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

大量儿科临床用药经验和多中心研究资料表明,重组人干扰素α1bb经肌肉注射和呼吸道雾化吸入给药在治疗儿童病毒感染中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病毒感染,可直接作用于呼吸道黏膜,具有靶向性强、疗效高、安全性好、操作简单、儿童依从性高等优点。可通过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到达肺部,多集中在肺组织,减缓人体血液流动,比肌肉注射作用更持久。因此,重组人干扰素α1b的吸入已被国家标准处方集和儿童雾化中心标准化管理指南推荐。

2重组人干扰素α1b在儿童中的安全性

重组人干扰素α1b是利用基因重组技术生产的生物制剂。20年的临床应用结果证明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通过检索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截至2015年4月,对公开报道的410篇关于儿童使用IFN-α1b的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在29378例使用IFN-α1b的病例中,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65438+。肌肉注射的主要不良反应是低热和流感样症状。少数肝炎等长期用药的患儿可出现轻度厌食、轻度脱发、白细胞总数轻度下降。雾化吸入的不良反应很少,偶尔有低烧。重组人干扰素α1b的不良反应往往是一过性的,无需对症治疗即可缓解。

根据国家药物临床试验的审批要求,西京医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儿科感染专业组对重组人干扰素α1b在小儿病毒性肺炎恢复期(ⅰ期临床)的耐受性和安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IFN-α1b注射液肌肉注射最大剂量为2.0μg/(kg·次),雾化吸入最大剂量为4.0μg/(kg·次)。

国内对毛细支气管炎、小儿病毒性肺炎、HFMD、腹泻等大样本的多中心临床研究结果也表明,IFN-α1b雾化吸入2 ~ 4μg/(kg·次)、肌肉注射1 ~ 2μg/(kg·次)对治疗5 ~ 7 d后的儿童是安全的;在这些多中心研究中,儿童的最小年龄是45天。也有报道称,IFN-α1b在新生儿治疗中是安全的。

IFN-α1b长期肌肉注射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报道至今未见。有一项关于261病毒性肝炎患儿长期肌肉注射IFN-α1b不良反应的研究。监测时间最长10年,平均5-6年。结果表明,重组人干扰素α1b的不良反应、发热和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明显低于IFN-α2b和IFN-α 65438。

但重组人干扰素α1b在以下情况下应禁用:已知对IFN产品过敏者、有严重心血管病史者、癫痫患者。病毒感染引起的严重血小板减少症和严重出血性疾病患儿不宜肌注重组人干扰素α1b,条件需要时可吸入给药。

根据目前的循证医学证据,重组人干扰素α1b在治疗各种儿科病毒感染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但重组人干扰素α 1B在2个月以下婴儿中的临床应用仍不多见,疗效和安全性有待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