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抓好质量强国建设重点任务的落实?
1.促进经济质量和效益发展。合作开展质量领域技术、管理和制度创新,突破一批重大标志性质量技术和装备,增强质量发展创新动能。开展提升重点行业和重点产品资源效率对标行动,树立质量发展绿色导向。开展质量惠民活动,创造安全消费。
2.提升产业质量竞争力。分行业实施产业基地质量提升工程,强化产业基地质量支撑。加强产业链全面质量管理,打造技术、质量和管理创新源头,实施区域质量发展示范工程,促进区域质量协调发展。
3.加快产品质量升级。实施全主体、全品种、全链条监管,提高农产品、食品、药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实施消费品质量提升行动,建立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检验评估制度,推动实施重点产品质量爬梯工程。
4.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全面落实各方工程质量责任,加强质量责任追溯,强化工程质量保证。推动建材行业从生产到施工全链条质量提升,提升建材质量水平,实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升级工程,打造中国建筑升级版。
5.增加优质服务供给。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价值链的精准对接和深度融合,提升生产服务专业化水平。加强生活服务质量监管,加强便民服务设施建设,推进服务质量提升工程实施。
6.提升企业素质和品牌发展能力。引导企业加大质量和技术创新投入。创新质量管理的理念、方法和工具,推动全员、全要素、全过程、全数据的新型质量管理体系的应用。开展中国品牌创建行动,实施中国品牌建设工程,争创国内外知名品牌。
7.建设高水平的质量基础设施。建立高效权威的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管理体系,建设体系完整、结构优化、高效实用的质量基础设施,加快国家质量标准实验室建设,加强质量基础设施能力建设。实施优质基础设施发展伙伴计划,推动优质基础设施升级和效率改善项目的实施。
8.推进质量管理现代化。完善质量法律法规,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侵犯知识产权、工程质量违法违规行为。完善多元化多层次质量激励机制,创新质量监管模式,完善产品召回管理体制机制,实施质量安全监管堤防工程,深入开展全民质量行动。开展质量监督、执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双边和多边合作,定期在中国举办质量会议,积极参与和承办国际质量会议,加强质量国际合作。
“质量强国”是指一个国家能够在经济、社会和文化领域实现高水平的质量管理,从而提升其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