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举报后不上报财产会有什么后果?
1.接到举报后不上报财产会有什么后果?
人民法院接到报告后拒绝报告财产的,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对被执行人处以罚款或者拘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241条被执行人报告财产的义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应当报告当前财产情况和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财产情况。被执行人拒绝报告或者谎报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对被执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或者拘留。
2.被执行人需要申报的财产范围是什么?
(一)本人和我家* * *拥有的财产、临时收入、银行账户及金额;
(二)房产、车辆、通讯工具、古玩字画、高档家用电器、金银珠宝、玉器、古钱币、邮票、承包的荒山、耕地、林地、果园和牲畜;
(三)以他人名义购买的不动产和其他不动产;
(四)持有的证券。
(五)* * *拥有的财产及其份额;
(六)债权;
(七)知识产权状况;
(八)其他财产或者权利。
3.什么情况下被执行人会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一)有能力履行而拒绝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
(二)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方法阻碍或者抗拒执行的;
(三)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隐匿、转移财产等手段逃避执行的;
(四)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
(五)违反限制消费令的;
(六)无正当理由拒绝履行和解协议的。
4.被执行人的义务是什么?
1.被执行人收到人民法院的执行通知后,应当在指定期限内积极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有履行能力而拒绝履行,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2.被执行人应当如实向人民法院申报财产状况,并认真填写《被执行人财产申报表》。故意隐瞒或者申报不实的,将被罚款、拘留。
3.被执行人不得隐匿、转移、变卖、销毁已被查封、扣押的财产和证据材料,或者已被清点、责令保管的财产和证据材料,不得转移被冻结的财产,不得擅自撕毁法院张贴的公告、封条,不得在被法院查封、冻结的财产上设定其他权利,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一般来说,被执行人拒不配合法院执行工作的,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被执行人进行处罚。事实上,如果被执行人以转移财产等非法方式反对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导致标的金额无法执行的,已经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被执行人将被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