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重心加速向亚洲转移。

文:闫安生

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区诞生了

RCEP涵盖的领域非常广泛,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准入、标准和技术、动植物检疫、经济技术合作、知识产权、电子商务、争端解决等诸多方面。根据《RCEP协定》,十五国将整合为一个贸易区,在统一的贸易规则下建立新的经济联系,货物贸易开放水平将达到90%以上。成员国之间的关税将在十年内降至零关税水平,投资领域将以负面清单的形式进行投资准入谈判。与东盟十国之前与中国等国达成的贸易协定不同,RCEP作为一个统一的规则,意味着进入整个地区的国家,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降低也将波及整个地区的国家。有专家分析,RCEP已经有了欧盟的影子。如果进一步升级,可能演变成第二个欧盟。届时,RCEP 15个成员国的人员、资本、劳务、商品等生产和市场要素将自由流动。因此,RCEP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你眼前所看到的,它还包含着更深层次的、不可估量的意义。

《RCEP协定》的签署不仅表明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的趋势不可阻挡,而且完全不受单个国家或地区的意志支配。而且,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的诞生将继续吸引后来者,使全球化的浪潮更加波澜壮阔、加速推进。RCEP的签署也表明,美国试图独自破坏国际经济秩序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有专家指出,RCEP的诞生宣告了美国自2018以来对中国采取的一系列贸易、经济、科技和金融遏制政策的彻底失败。RCEP将推动亚太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在此基础上,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将进一步加快,这将重塑整个亚太地区的贸易和发展格局,重塑世界经济版图。如果美国继续逆世界潮流而动,那么美国将加速在衰退的道路上狂奔,亚洲将取代美国甚至北美成为世界新的经济中心。

美国作为全球经济中心的地位岌岌可危。

RCEP对亚洲乃至太平洋国家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利好和福音,但对美国来说无异于一个坏消息,因为美国已经无力阻止亚洲的崛起,从而无法避免自身地位的挑战和动摇。事实上,美国之所以有世界经济第一大哥的地位,不仅是由于历史的巧合,其成功的秘诀还在于美国为了维持霸权地位,不断采取各种低劣的手段打压竞争对手。众所周知,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为了维持其世界经济中心的地位,一方面,美国率先成立了各种以美国为基础,执行美国意志的国际组织。无论是世贸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泛美开发银行、亚洲开发银行,都是在美国的主导下成立的,美国在许多国际经济领域处于绝对的领导和主导地位。可以说,二战以来构建的国际经济秩序和国际经济体系都是围绕着美国的。另一方面,为了不让自己的中心地位受到挑战,美国想尽一切办法打压竞争对手甚至盟友。美国的盟友欧盟、日本等经济体的崛起,一度让世界眼花缭乱。上世纪80年代初日本经济崛起威胁到美国经济地位时,美国强迫日本签署了广场协议,使日元大幅升值,从而大大削弱了日本的出口竞争力,使日本经济陷入了长达20多年的停滞漩涡。现在日本经济被美国远远甩在后面,经济规模不到美国的五分之一。同样,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欧元区经济如日中天的时候,美国不仅在欧洲制造了科索沃战争,还导致欧洲六国陷入债务危机,使得欧元区经济接连遭受重创,几乎一蹶不振。美国通过一系列卑劣的手段,成功地把日本和欧盟塑造成配角和跟随者的角色。至于苏联,虽然当时苏联的经济实力不弱,但从整体上看,苏联的经济实力无法与以美国为中心的西方世界抗衡。但由于苏联是美国的敌对一方,美国及其西方盟友对苏联的打压可谓无所不用其极。直到苏联解体,他们依然饶过俄罗斯,企图再次肢解俄罗斯,彻底瓦解俄罗斯,永远失去竞争力。

中国在亚洲的崛起逐渐成为世界的重心。

纵观美国所谓的成功史,不难发现,为了维护美国在世界上的中心地位,凡是可能威胁美国利益和霸权的国家,都是不允许的,美国当然会利用其主导的国际经济体系,用各种方式打压,比如日本、欧洲、苏联,美国每次都试过。现在,面对中国的崛起,美国又开始故伎重演。2018以来,美国政府接连发动贸易战、科技战、金融战,企图扼杀中国经济。然而,中国强大的反压制能力和应变能力完全超出了美国和世界的预期。即使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的那一刻,全世界都陷入了严重的衰退,但中国经济仍然逆势而立,令世界目瞪口呆。而且,为了避免美国的压制,中国正在突破美国主导的国际经济体系和秩序,在贸易和金融领域开创新的事业。早在2014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已经让美国大吃一惊。现在,RCEP的签署让美国束手无策。要知道,以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态势,中国经济规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只是时间问题,但RCEP的建立将加速这一进程,同时,世界经济重心向亚洲转移的进程也将加快。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最新预测,2024年,中国经济规模将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中国自2010超越日本后,一直排名世界第二,并且一直在加速追赶美国。目前,中国的经济总量约为美国的70%。此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中国将在2030年左右赶上美国。然而,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美国经济已经陷入衰退。不仅2020年出现严重衰退,而且恢复到疫情前的经济水平还需要一段时间,而中国经济在今年二季度由负转正,后续经济表现会越来越好。因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中国赶上美国的时间提前了6。而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预测,到2024年,全球GDP前五的国家有四个在亚洲,分别是中国(第二是美国)、印度(第三)、日本(第四)和印尼(第五)。四年后,全球前五大经济体中的四个都集中在亚洲。这不是彻头彻尾的亚洲世纪吗?届时,世界经济重心的美誉非亚洲莫属。

香港加入RCEP指日可待。

作为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RCEP的吸引力和魅力不言而喻。可以肯定,用不了多久,所有加入RCEP的成员都将获得巨大的发展机遇,享受巨大的利益,成为新一轮全球自由贸易的浪潮。尤其是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的背景下,世界各国经济普遍大幅下滑,国家和地区急需抱团取暖。RCEP的签约成立,让局外很多国家和地区垂涎三尺。

虽然香港尚未成为RCEP的创始成员,但预计香港会尽快以正式成员身份加入RCEP。165438+10月19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RCEP的签署将为本地区发展繁荣增添新动力,为世界经济复苏增长贡献新力量。商务部积极支持香港参与国际和区域经济合作,将根据RCEP关于新成员加入的规定和香港发展的实际需要,支持香港尽快加入RCEP。有了中央政府的支持和态度,香港回归RCEP指日可待。香港本身就是全球经济自由度最高的自由港,对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进口产品实行零关税。特别是香港和RCEP的经贸关系一直非常密切。因此,香港加入RCEP在技术上并不困难,而且可以实现无缝对接。

165438+10月23日,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博客中提到,最近,内地与东盟十国、日韩澳新等其他14个国家签署了RCEP,2019年,香港与RCEP 15个成员的双边货物贸易总额达到7655亿美元。虽然香港免除了大部分进口商品的关税,但加入《RCEP协定》将有利于服务贸易和投资。他补充说,早在2018年,香港已表示愿意加入RCEP成员经济体系。根据协议的相关条款,香港政府将争取香港成为协议生效后首个加入的经济体。陈茂波还表示,香港作为国家的一部分,一定能够在内循环中充分发挥优势。在积极参与国家经济内循环的同时,香港将继续尽最大努力拓展外循环的每一个空间,提升香港经济的活力和动力,在区域产业链发展和资源配置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为香港开拓更多潜在市场和产业,推动经济进一步高质量发展。

台湾省可能成为亚洲的经济孤儿。

对于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RCEP的正式签署,香港很淡定,因为香港的加入指日可待,毫无悬念,但被孤立在东海的台湾省岛却有点慌。由于台湾省和民进党当局与大陆的政治对抗,不仅大陆不会支持台湾省加入RCEP,民进党当局为了照顾自己的政治面子,也以RCEP由大陆主导为由拒绝参与RCEP。在世界经济经历了美国向全球多个国家发起的贸易战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后,全球供应链发生变化,跨国公司重新考虑供应链布局,一批中小经济体寻求避难,台湾省这个小经济体被排除在RCEP之外意味着什么?

数据显示,RCEP经济是台湾省最重要的经贸伙伴,2000年占台湾省对外商品出口的31%,2010年上升到55%,去年上升到58%。尽管台湾省与RCEP成员之间一直有着密切的经贸关系,但在RCEP正式签署后,台湾省的经贸环境面临着新的挑战。由于RCEP成员将相互降低关税水平至零关税,而台湾省产品不能享受关税减免和优惠待遇,台湾省产品在RCEP范围内将逐渐失去市场竞争力;台湾的服务业很难加入RCEP并获得平等待遇。同样,台湾省的企业家想要在RCEP投资也将面临更高的门槛和限制,最终台湾省将被排除在RCEP之外,成为亚洲地区的孤儿。

台湾省工商界人士对RCEP的签署普遍感到担忧,担心台湾省工商企业今后在RCEP领域将面临巨大挑战。因为RCEP的正式签署必将加强亚洲主要经济区域之间的经济整合,而RCEP以外的台湾省随时可能被边缘化。可以预见,被RCEP排除在外的台湾省将在经贸领域遭遇出口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另一方面,RCEP企业基于供应成本和时效将采取本地采购的策略,台湾省的出口将逐渐被本地建立的供应链所取代,这将对台湾省的经贸产生很大影响。

根据国际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模拟,台湾省是否加入RCEP和CPTPP,到2030年对各地实质收入和出口的影响会有明显差异。如果台湾没有加入RCEP,对台湾经济的影响将比没有加入CPTPP更大。到2030年,台湾省出口将减少80亿美元,实际收入将减少30亿美元。事实上,台湾省民进党当局打算通过加入CPTPP来掩盖不加入RCEP的困境,这是自欺欺人的。因为台湾省对RCEP出口近60%,对CPTPP出口只有20%,而且台湾省对CPTPP的免关税出口高于RCEP,对比之下是很明显的。有分析指出,被RCEP边缘化的台湾省经济将逐渐衰退,台湾省工商界面临以下选择:一是关闭工厂;第二,逃跑;第三,依靠科技创新,打造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民进党当局有这个信心吗?

(作者是香港经济导报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