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区的苏维埃县

5438年6月至2006年2月,中央党史研究室确认漳平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中央苏区和闽西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

漳平是闽西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中央苏区的范围。65438+2006年2月22日,中央党史研究室正式确认漳平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中央苏区和闽西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原了漳平历史的本来面目。

漳平是福建省较早开展革命斗争的县之一。早在1919年,漳平就有一批爱国知识分子积极投身五四运动,传播马列主义真理。大革命时期,漳平实现了第一次国与国的合作,建立了县农会、县工会、县妇女部等革命团体,开展了如火如荼的工农运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革命的篝火在这片土地上迅速引发了一场燎原大火。从1928年第一个地方党组织诞生到1937年三年游击战争结束,辖区内建立了燕南张、燕连宁两个游击区。建立了中盐南漳县委和县以下各级党组织10多个;在15个区和100多个村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和鄢国南漳县军政委员会及苏维埃政权;建立了县独立游击大队、漳平红二团、雁南张游击队等各级革命武装60余支,参加正规军、红军游击队、红卫兵近6000人,发展农民15000多人,有组织地打土豪、分田地。包括红四军、红十二军、红二十一军、红八团、红九团在内的红军,都曾在这个战略前沿浴血奋战。漳平由此承担了巩固闽西革命根据地、守卫中央苏区东大门的艰巨任务,无愧于“前哨”的英雄称号。从此,漳平人民经历了八年抗战和三年解放战争的洗礼,始终一浪接一浪地前进,赢得了“红旗不倒”的美誉。

在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岁月中,朱德、罗荣桓、谭震林、粟裕、邓子恢、张鼎诚、郭迪迪等我党我军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方方、郭华若、魏金水、吴洪祥、知望、李德安、熊兆仁等老将军和老红军,都曾在漳平战斗生活,留下了光辉的革命足迹。

新中国成立后,老区各部门在漳平确定了31个革命根据地村,48个重点老区村,36个革命老区村。同时,他们确认了老区乡镇比例为100%,老区人口占总人口的90%,属于全国一流的老县(市),充分肯定了漳平革命老区的光荣革命历史。摘要

在中国* * *产党成立89周年之际,记者从广东省饶平县获悉,这个县已被中央党史研究室正式认定为“江苏中部县”。如今,原苏区的老红军、烈士后代、地方干部、师生、退休老同志等。相聚追忆峥嵘岁月,共谋传承光荣传统,弘扬苏区精神,推动地方科学发展。

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员王新生表示,饶平县被认定为中央苏区的一个县,充分显示了它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重要历史地位和饶平人民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作出的巨大贡献。他希望饶平县充分利用中央对江苏县的支持政策,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建设更多项目,以此为契机,坚持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全面发展,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往事多事,岁月厚重。

饶平县位于广东省的最东部,东邻福建,南接南海。据记载,饶平于1926年至1年间在中国建立了地方组织,是闽粤边县最早建立党组织的地区之一。1927年7月,饶平县委成立。此后,闽粤革命势力逐渐在饶平聚集壮大,初步形成了以饶平上饶为中心的红色割据区。1927 10,朱德率2000余南昌起义军至饶平,支援饶平农军第二次攻克饶平县。朱德在本县茅枝权得学校召开军事会议,作出了“过山西,直奔湘南”的战略决策。1928年4月,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秋收起义军会师,改编为红军第四军。此后,* * *饶平县委进行了一系列武装斗争,逐步与广东大埔、福建平和、诏安等地融为一体,* * *共同创建饶河铺诏安苏区,成为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饶平的15000多名儿女为革命献出了生命,其中有488名烈士的名字可以考证。

中共中央* * *党史研究室根据这一史实,证明饶平县大部分地区先后归闽西苏维埃政府和福建苏维埃政府管辖(福建, 广东、江西两省)根据0979年6月24日民政部、财政部发布的有关文件规定的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即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根据地划分标准,并根据有关革命历史文献、老同志回忆和国民党的文件档案,

当前,改革和发展引人注目。

80多年来,饶平人民发扬苏区革命精神,艰苦奋斗,为苏区的发展、饶平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做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县委、政府致力于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综合实力显著增强;致力于改变城乡面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得到明显改善;致力于加强党的建设,执政能力显著提高。

特别是饶平坚持狠抓发展第一要务,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港口优势、产业优势,抓住优势培育亮点,着力调整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港口经济和特色经济。县域经济实力得到发展壮大,形成了陶瓷、水族机电、毛纺服装、食品加工等特色支柱产业,对县域经济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据统计,三年来,饶平GDP年均增长13.4%,人均GDP年均增长13.2%,外贸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0.4%,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5.3%,全县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6.3%,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

此次被确定为江苏中部县,进一步激发了饶平1万干部群众改革发展、开拓进取的信心。县委书记杨志明表示,要大力继承和发扬“守信用、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顾全大局”的苏区精神,与时俱进,树立敢想敢干、勇于创新的理念,推动饶平跨越式发展,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苏区广大人民群众。

未来四大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

近年来,饶平特色产业发展迅速,形成了一定的特色产业集群,但多数企业规模小、管理粗放、技术含量低。为此,饶平启动了“四个创新”工程,提升特色产业竞争力。

首先,抓住国家和省鼓励企业加快自主创新的政策机遇,积极申报实施节能减排项目,着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推动陶瓷、水族机电、毛纺服装、食品水产品深加工等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走产学研道路;引导企业抓住机遇,增资扩产,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做大做强。

其次,推进管理创新,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融合。引导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创新管理模式,逐步实现由粗放型生产向集约型生产转变,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充分发挥技术、管理等优秀人才的引领作用,提升企业整体水平。

第三,推进品牌创新,积极实施品牌驱动战略。完善品牌培育、扶持和保护机制,进一步提高县域品牌拥有量和行业覆盖率,争取在创建国家级、省级品牌和知识产权优势方面取得新突破。

最后,推动市场创新,帮助企业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饶平的主导工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因此,要积极引导企业紧跟国内市场形势,融入“广销全国”、“潮货北上西进”的发展战略,加强营销网络建设,有组织、有计划地开拓国内市场,提高产品内销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