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一篇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论文,
我国高校每年都培养出大量聪明能干的人才。作为跨国企业R&D团队的经理,我对此深表感谢。但同时我也看到,中国大学的整体教学质量与欧美一流大学相比还有很大差距。高校扩招后不可避免的就业压力日益明显,企业招聘需求与毕业生实际经验水平的差距也在逐渐加大...作为一个关心中国教育发展、立志帮助广大青年学生的中国人,我永远不会感受到新世纪中国大学面临的严峻挑战。
我觉得有义务给中国高校的管理者和师生写一封信,告诉他们我在以前的科研、教学和研发管理的实践中所了解到的一些关于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想法。一方面可以与热心中国教育事业的老师和学生分享讨论,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管理者或决策者制定、完善或实施相关计划的参考。
毫无疑问,很多现存的问题需要资金、政策甚至思想上的突破来解决。引用我的朋友凌志军先生的话:“既然我们不能改变教育,那就让我们改变对教育的看法吧。”在他的基础上,我想补充一句,“如果每个人对教育的看法都改变了,那么教育的改变也就不远了”。虽然我希望这篇文章能给中国的教育带来一些进步,但只要能引起一些讨论,增进一些理解,改变一些看法,我就满足了。
大学应该倾听“顾客”的需求
对于一个现代企业来说,最重要的是认真倾听客户的需求,设计开发出真正受客户欢迎的产品。在当今这个机会稍纵即逝,环境瞬息万变的世界,不懂得倾听客户需求,不能对市场环境的变化做出快速反应的企业,永远找不到自己的发展空间。
对于一所以培养21世纪人才为使命的大学来说,倾听“客户”的需求同样重要。在我看来,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现代企业是大学最重要的“客户”,因为这些现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是最迫切、最强烈的。
建立一所大学的目的或价值不在于它赢得了多少学生和利益,而在于它是否培养了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是否获得了真正能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科研成果。从这个意义上说,一所大学能否通过培养人才、转化科研成果来满足其“客户”,是一所大学能否真正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标志。
如果我们不能充分倾听21世纪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如果我们不能敞开大门接收世界各地科技发展和人才流动的信息,我们的大学就很难承担起向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使命。这是因为:
世界在变,行业在变,观念在变,技术也在变。在IT、互联网、通信、生物、纳米技术等新兴领域。,每五年一次的技术变革都可能改写过去50年甚至100年的技术历程。在这些领域,企业往往领先于大学。高校不仅要以开放的心态和充沛的活力尽快跟上产业发展的步伐,而且要成为在科研领域引导技术发展方向的先行者。
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我国高校整体教学质量还有较大差距。面对欧美甚至港台高校对优质生源的竞争,内地高校必须尽快跟上产业需求和世界先进水平。
过去几十年中国教育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发展最快的大学都是顶尖大学,只有少数顶尖的高材生才能在世界人才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然而,从平均水平来看,中国高校仍然无法培养出足够多的合格人才来满足企业的普遍要求,中国与世界存在很大的“人才差距”。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教育改革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最近美国等发达国家签证政策的变化,国外大学开始以招收留学生、合作办学、设立培训机构等多种方式进入中国教育市场,合资和私立大学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无论公立还是私立学校,高校在生源和市场方面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高校要获得竞争优势,必须充分认识市场环境,在人才培养方向上找到自己的定位和特色。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的社会效应逐渐显现,以及其他相关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大学扩招是好事,可以更快提高国民教育水平,但也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高校有限的教学资源能否支撑大学扩招,保证每一个学生享受到优质的教学服务;第二,大量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同时,也有很多优秀的企业招不到足够的合格人才。这个矛盾远远不是供需的区别。
也就是说,要想有效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真正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合格人才,高校应该更多地倾听来自企业的声音,更多地了解21世纪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客户需求:21世纪企业最需要的7种人才。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世界,更多的人拥有选择和决策的权利,更多的人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创新来提升自己,更多的人拥有足够的空间来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大多数人的工作不再是重复性的机械劳动,也不是单手的发明创造。人们需要更多的独立思考和决策,人们也需要更密切地与他人沟通和合作。
21世纪,现代企业最需要的不仅仅是个别优秀的,或者狭义上只具备某种特质的人才,而是能够完全适应21世纪竞争需要,在个人素质、知识经验、合作沟通、创新决策等方面有足够潜力和修养的人才。如果把20世纪企业需要的人才特征和20世纪企业对人才的要求21做一个简单的对比,大致可以得到下面这个对比表:
这并不意味着20世纪强调的勤奋、踏实等人才素质不再重要。事实上,20世纪对人才的要求也将基于这些基本的个人素质和行为准则。但21世纪对人才的需求更全面、更丰富,考察人才的视角也从单一的个体层面转向整合了个人、团队、组织、社会乃至环境等多个维度的三维视角,涵盖了学习、创新、合作、实践等要素。
今天,我国高校培养人才的方法和方向主要停留在培养“20世纪需要的人才”上,而不能很好地培养“20世纪需要的人才+265438”。总结起来,21世纪需要的人才有以下七个鲜明的特点:
◇精通:今天光勤奋好学是不够的。因为最好的企业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还要有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善于自学和自学,能够将所学灵活运用到生活和工作实践中,懂得做事和做人的道理。
◇创新与实践相结合:从根本上说,价值来源于创新,但创新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为创新而创新”的倾向是最不可取的。相反,在实践的过程中,不应局限于重复性的工作,而应时刻牢记创新,以创新推动实践,以创新指导实践。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开发出优秀的产品。
◇跨专业综合型人才:21世纪是一个各学科、各行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世纪。现代社会、现代企业不仅要求我们在某一专业上有很深的造诣,还要求我们了解甚至熟悉相关专业和领域的知识,善于将来自两个、三个甚至更多领域的技能结合起来,综合运用到具体问题中。
◇三商高(IQ+EQ+SQ):21世纪的企业,强调的是全面和平衡。一个人能否成功,不仅取决于他的学习成绩或智商,还取决于他在智商、情商和精神智商方面的均衡发展。
智商,智商):高智商不仅代表智力,还代表创造力和善于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情商(EQ):情商是与自我意识、情绪控制、自我激励、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相关的个人能力的总称。在高级管理者中,情商的重要性是智商的9倍。
SQ,灵商):SQ的代表有正确的价值观。他们能分清是非,辨别真伪吗?那些没有正确价值观引导而分不清是非的人,他们在其他方面的能力越强,对他人的伤害就越大。
沟通与合作:沟通与合作能力是新世纪人才的基本要求。21世纪,我们需要的是“高情商的合作者”,而不是“孤立自大的天才”。因为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几乎没有一个企业能够脱离合作伙伴、市场或产业环境而独立发展。要想在21世纪取得成功,就必须与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相关企业、协会甚至政府机构紧密合作。这种全球合作当然离不开优秀的沟通和交流能力。
从事自己热爱的工作:在全球化的竞争下,每个人都要发挥自己的特长。发挥特长最好的方法就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工作——因为只有做自己热爱的工作,才能真正的投入,每天在工作中充满激情和欢笑。这样的人是最幸福最快乐的人,也是最容易在事业上取得最大成功的人。
◇积极乐观:在稍纵即逝的21世纪,如果你不能主动抓住机会,甚至创造机会,机会可能永远不会再来找你。如果你不能主动让别人了解你的能力和才华,你可能永远得不到你想要的工作。同样,害怕失败的人也会在失败面前倒下,完全失去继续尝试的勇气。但是,乐观的人总能把失败当成自己的动力。显然,积极乐观的人更容易适应21世纪的竞争环境,更容易在不断提升自己的过程中取得成功。
对于那些致力于培养优秀实用型人才的高校来说,能否从21世纪的视角更全面、更透彻地理解新世纪的人才标准,是我们更好地适应21世纪的国际竞争环境,发挥人才优势的必要前提。
对高校的九点建议
为了更好地满足21世纪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我认为中国高校可以从以下九个方面努力提升自己,增强竞争实力。
1.高校应以优质教学为目标,尽量避免过度扩招和产业化。
自上世纪末以来,大学扩招导致大学生人数迅速增加。1998全国高校在校生总数约340万人,而2006年仅高校毕业生就达413万人。汤敏先生在1998提出大学扩招的概念时,明确表示要“防止一哄而起,不注重质量地扩招”。但是我们还是可以看到,虽然很多大学,尤其是私立学校的学生数量有了明显的增长,但是并没有达到培养更多人才的目标。有的学生学了四年才发现在学校学的知识不符合企业要求,就业难——最近甚至发生了大学生毕业后重考中专就业的事情。在“开福学生网”上,曾经看到有学生抱怨“入学后发现大学颁发的毕业证不被教育部承认,要重新考试?”或者“入学前学校声称所有老师都是名校毕业,看到庐山真面目后才发现这些老师的简历都是假的”,“老师都没学过这个专业,每天只是从书上看课文。这样的教育怎么行?”等一下。
很多不合格的民办大学的存在,客观上造成了“合格人才不足”的缺口。这种情况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现在一流大学的毕业生还是挺有竞争力的,但是过度的扩招和那些利益前沿的“教育者”,确实损害了一些普通大学和民办大学的教学质量,培养了很多需要培养或者不合格的大学毕业生。
记得在一次国际会议上遇到一个自称教育家的人,他递给我的名片让我大吃一惊。名片打7折,写着几十个教育机构负责人的头衔,包括很多私立大学。我问他:“跑那么多学校不会分心吗?”你能做好吗?他说:“我过去经营一家工厂。开的越多,赚的越多。现在用市场经济规律搞教育也是一样,资金投入更低,回报更快。“看来他目前受教育的目的只是为了赚钱。如果在他的学校学习,毕业后满足企业的需求,那就很奇怪了。
除了扩招,近年来,高校里还出现了其他负面的例子。比如某著名大学的教授,居然在国家投入巨资的芯片研发项目上弄虚作假,骗取科研经费和学术声誉;在一些大学的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中屡屡发现抄袭现象。少数大学教师为了评职称,发表大量粗制滥造的学术论文和专著;老师为了自己的利益开公司,让博士生成为自由工作者;学校为了赚钱,开设了太多的EMBA或者软件学院课程,使得老师们把全部精力都花在那些学费高昂的“学长”身上,而忽略了真正的大学生...我想,造成这些不良现象的原因,大部分可以归结为高校少数教师和管理者为了个人或局部的切身利益,忘记了高校教书育人的“天职”,忘记了“对学生的责任”和“对社会的责任”
即使在正常的教学科研领域,过于强烈的“功利心”也是有害的。比如大学在调整和设置学科时,要牢牢把握现代科技发展的大方向,寻找21世纪企业最需要的人才培养方向。另一方面,大学千万不要仅仅根据最近一两年人才市场的“趋势”就草率设置一些看似热门的专业,其实并没有太多的学术内涵或学术基础。
学校可以对其提供的教育进行适当的收费,提供适当的方法帮助教师获得合理的待遇,并期望学校产生的知识产权有助于积累学校资产。然而,我们应该制止那些为了眼前利益而损害学生、学校和教育的做法。
2.大学要定位准确,特色鲜明,减少研究型大学,增加职业学院。
21世纪的企业,既需要医生,也需要技术人员。然而,如今的高校培养了太多的博士、硕士,却严重缺乏技术人员和服务人员。在数量上,我个人认为,考虑到当今中国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和师资的实际分布,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和职业院校之间的比例最好保持在1:20:40左右。无论社会进步多快,社会总是需要最多的技术人员和服务人员,其次是工程师和公务员,最少的是科学家和研究人员。上世纪70年代,我们常常因为看到天才被送到工厂或农村而感叹,但今天,我们更应该担心的是那些能力有限的学生,进入二流学校攻读无法为社会创造价值、浪费时间和资源的硕士或博士。
这个问题源于国内大学在选择自身定位时追求完美、追求“一流”的心理倾向。现在,不仅一些有实力的大学提出了赶超欧美先进水平的口号,就连一些资源有限的学院也提出要把自己的学校打造成“一流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许多大学通过高校合并迅速扩大自身规模,不断调整院系,扩大学科范围;一些高校在没有相应教学资源的情况下盲目扩招;一段时间以来,建设和扩大“一流”的产学研基地和研究中心似乎成了一些大学最重要的发展目标。
综上所述,我建议我国高校在考虑自身定位时,首先要综合考察和衡量自身的资源配置、发展潜力、产业环境、地域和人文特色等相关因素,结合以下思路准确选择自身发展方向:
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职业教育型大学要优势互补、平等发展,最终形成从高端科学研究到人才培养、职业培训的完整高等教育布局。
中国只需要少数研究型大学培养世界一流的研究型人才,不需要过剩的二流研究机构和二流研究人员。因为研究关注的是质量而不是数量。大学在选择自身定位时,不应该只是为了争取经费或政策支持而盲目给自己贴上“研究型大学”的标签(政府管理部门也应该在经费和政策方面给予合理的引导),而少数真正具有研究型大学实力的大学,应该始终以赶超世界一流科研水平为发展目标,而不是仅仅以科研项目或学术论文的数量来衡量自己的发展水平。
除了研究型大学,还应该有一大批注重教学实践,致力于培养合格人才的高校。这些教学型大学在学科设置上要避免过度专业化的倾向,注重学科的实用性和满足产业需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提供参与实际工作的机会。师资方面,更多考虑聘请有丰富教学经验或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
◇此外,中国需要更多面向职业或专门教育、学科定位准确、学科特色鲜明、紧密围绕企业需求培养实用型人才的专门院校。以德国为例,德国产品的质量世界闻名,这些产品的质量保证来自于其“双重教育”。虽然德国的高等教育已经普及,但高中毕业后选择继续深造的学生只有一半进入大学,另一半进入职业学校。职校毕业的技师工资并不比大学毕业生差,甚至硕士博士。我国职业学校的设立不仅是对重点大学和普通大学的有益补充,其数量和质量直接决定了我国未来的人才结构是否合理,以及高等教育逐步普及后能否真正解决就业危机。
◇最后,每所大学都应该像成功企业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一样,努力寻找和发扬自己的办学特色,以鲜明的教学风格而不是庞大的教学楼吸引人,以优美独特的自然人文环境而不是千篇一律的校规校训培养人。
3.学位教育要有的放矢:提供与国际接轨的高水平研究生院。
大学校园里,“考研”的热潮一年比一年高涨。除了申请留学,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在国内考硕士和博士,而不是直接找工作。一方面由于研究生逐年扩招,考研、考研门槛相对降低,另一方面由于本科毕业生就业压力大,不继续深造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
当然,研究生数量的适度增长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但是,如果“考研”现象过于普遍或者不切实际地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必然会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和高校科研质量。对于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来说,现代企业真正需要的是研究素质过硬、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研究人员,而不是仅仅为了拿个学位而研究发表论文的学生;与其培养很多不合格的科研人员,不如让这些人在本科打好基础后,直接投入到具体的实际工作中。因此,无论是高校还是学生,都应该谨慎对待研究生教育,努力提高研究生的整体素质。
高校学位教育及其管理必须有针对性,人才培养目标必须明确。以科学研究为主的院系或实验室,要以培养高水平的研究型人才为最高目标,鼓励学生完成博士学位,或尽量招收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在教学和科研过程中密切跟踪国际最新科研动态,承担更多与国际接轨的高质量科研项目。而那些以培养专门人才为主的院系,比如医学院、法学院、商学院,可以重点培养研究生,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使他们在离校后尽快适应专业工作。更多的以技术或职业培训为主的院系,要以本科层次为重点,努力培养出符合企业要求的合格人才。
4.始终视企业为最重要的客户,引导学生重视融会贯通,杜绝死书阅读。
“客户意识”对大学来说同样重要。如果能始终将企业视为最重要的客户,始终关心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大学才能真正在“客户”心目中拥有良好的口碑,才能称得上名副其实的“人才基地”。可以说,企业客户对高校最迫切、最强烈的要求之一,就是培养能更快融入企业的学生——也就是不读死书的学生,而是全面、主动、善于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员工。
中国的教育体制过于强调死记硬背和应付考试。应试导致学生每天努力学习,把成绩和文凭作为人生的唯一目标。这种教育模式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和成功背道而驰。应试教育要求学生以适当的方式重复旧知识,不允许有创新的想法,扼杀了大多数学生的创造力。
一个同学对我说:“英语学习者精通英语语法,甚至是古英语,但不会和外国人对话。这在中国被称为“哑巴英语”。学计算机的学生,四年下来也没写过两千行代码,但试卷上却能拿满分。这应该叫‘论文工程师’吧?”这些“哑巴英语”和“纸工程师”对社会毫无价值。这样的学生不会被企业重视,找不到好工作。但学校采取这种教育方式,严重违背了“始终把企业当作最重要的客户”的精神。
西方有句名言,“我会忘记我听过的,记住我看过的,明白我做过的。”在学校学习,什么都要掌握,不能只是死记硬背,要实践。我们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知道如何使用知识。精通是指高校培养的学生必须善于将所学应用于实践。在IT领域,很多成功的公司都希望入职的毕业生有10万行以上的编程经验(比如在Google,很多应聘者因为缺乏实践能力而没有通过面试),但是很多计算机专业的中国学生告诉我,他们在学校的四年时间里,实际上自己写的程序不超过1000行。一方面说明一些学校在教学中不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也说明很多学生只知道如何学习“死”的知识,而不知道如何去发现或创造机会,从而在具体实践中运用所学。
精通还意味着你必须学会独立思考,学会用创造性的方式分析和解决问题。要知道,在实际工作中,几乎每一个问题都是模糊不确定的,每一件事都需要自己去做,需要在掌握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因此,高校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强调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真正掌握运用知识的方法和概念。高校应该脱离“非黑即白”的思维,与其告诉学生一个“正确答案”,不如鼓励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去认识问题。因为在现实世界中,几乎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一个负责任的教育应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问题,我们希望学生更及时地认识到其中的一面。
我不想完全推翻考试和背诵的教育方式,但背诵的大部分功能应该是作为创造新知识的工具,以锻炼学生自身的推理能力。学校要采用灵活的、启发性的教学方法,让师生在直白的氛围中交流思想,学习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应避免灌输大量知识,采用实验、案例、讨论、互动交流等丰富生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参与式课程非常重要,所以学生应该有提问和讨论的机会。有一个同学曾对我说:“我很幸运有一个提供讨论机会的老师,因为我发现我听课获得的知识90%都忘记了,老师提问讨论的知识90%都记住了。”
高校要邀请专家和企业参与学校课程设计,减少与就业和素质培养无关的课程,增加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专业,减少过时的专业。高校要争取学生暑期到企业实习的机会,聘请企业的专家做兼职教师,把真正有启发性的实践项目(而不是今天所谓的“横向项目”)引入高校,作为课程的一部分。高校开始用毕业生就业率作为衡量工作的指标,这是好事;如果能综合考虑企业对学校学生的满意度,以及毕业后进行必要培训的时间,那就更好了。
21世纪需要的是那些既能对某个专业领域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又能兼顾相关领域的发展,善于与其他领域合作的综合性人才。因此,只有充分借鉴欧美一流大学的教学经验,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和实践过程,主动了解书本和学科之外的知识,鼓励学生追求兴趣爱好,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跨领域实践机会,才能跟上21世纪的时代步伐,满足21世纪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5.始终把学生作为最重要的资产,为学生提供最好的资源和服务,让学生得到最多的选择和尊重。
毫不夸张地说,学生是高校最重要的资产。因为高校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和企业培养优秀人才,为所有学生提供最适合学习和成长的教学和生活环境。在真正懂得学生重要性的教育工作者眼里,大学里所有的设施,所有的教职员工都是为学生服务的,学生的利益和需求才是他们眼里最重要的利益和需求。
对于高校来说,能否给学生提供真正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科研氛围,能否让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好地适应21世纪的竞争环境,远比建了多少个“大学城”或“重点实验室”重要。例如,互联网现在已经成为学习的最佳渠道,尤其是国外大学的网站上有许多开放课程可以用来提高学生的素质和知识。然而,目前许多大学不允许学生访问国外网站,或者他们必须支付昂贵的互联网使用费。如果学校把学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提供免费快捷的上网服务远比盖大楼重要。
另外,我在网上做了一个调查,发现大部分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不满意。如前所述,21世纪,顶尖企业需要激情的人才,人的激情总是源于兴趣。所以,高校要想培养出企业需要的21世纪人才,就要给学生更多选择专业的机会,否则大部分学习时间都浪费了。
学生对专业不满意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在申请大学的时候,人们往往把学校的声誉或者家长的意见放在第一位,进入大学之后才发现自己对专业不感兴趣。作为一个曾经选错专业的学生,我特别感谢我的大学允许我转专业,让我毫无反抗地离开了自己不感兴趣的法律系,加入了自己热爱的计算机系。后来印象比较深的一件事是,我读博士的时候,学校居然让所有的学生自己选导师。后来和博士生导师合作一年的时候,我大胆提出了一个和导师想法完全不同的技术方案。当时导师说:“我不同意你,但我支持你。”他的鼓励最终促使我沿着自己的道路走向成功。这种尊重学生、提供选择、因材施教、鼓励创新的教育理念,是中国大学需要向美国学习的先进教育理念。
很多同学也跟我说,很多老师上完课就和学生完全失去联系了。这说明老师并没有把学生当成学校最重要的资产。希望看到更多的老师愿意真心服务学生,尊重学生的意见,让学生自己选择。
我想,如果国内大学多一些有远见的教育家和管理者,如果大学总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