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犯罪的七项罪名是什么?
1.知识产权犯罪的七项罪名是什么?
1.知识产权犯罪的七项罪名如下:
(1)假冒注册商标罪。
(2)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
(3)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
(4)假冒专利罪。
(5)侵犯著作权罪。
(6)销售侵权复制品罪。
(7)侵犯商业秘密罪。
2.法律依据:《刑法》第213条。
假冒注册商标罪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和服务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侵犯知识产权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1.侵犯知识产权罪的客体不仅侵犯了国家知识产权管理制度,而且侵犯了知识产权权利人的权利和经济利益。知识产权包括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发明权和商业秘密权。
2.侵犯知识产权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违反国家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行政法规,未经知识产权权利人许可,侵犯知识产权权利人的权利和经济利益,谋取非法利益,情节严重或者数额较大,或者造成重大损失。
3.侵犯知识产权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任何具有刑事责任年龄和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构成主体资格。这里的自然人也包括个体工商户和个人合伙。单位,包括法人单位和非法人单位,不受所有制和经营形式的限制。具体包括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非法人单位是指不具备法人资格,但经依法登记核准,可以成为非法人单位的社会团体、经济组织或者相对独立的部门。
4.侵犯知识产权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大多数犯罪都是以获取非法利益为目的。实施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自然人或单位,未经知识产权权利人许可,明知是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是该类犯罪的故意核心。除侵犯商业秘密罪外,大多数犯罪只能由直接故意构成,间接故意不能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