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决诉讼有什么风险?
(2)担保是企业为了方便融资而产生的。比如,银行在向企业贷款时,要求贷款企业有另一家企业的担保,以降低无法按时收回贷款的风险。而在中国,一个企业为另一个企业的贷款担保后,往往会要求被担保企业为自己担保,从而形成一种扯平的环保。因为上市公司是公众公司,所以引起了极大的关注,银行往往把上市公司作为信用等级高的客户。于是,出现了很多以上市公司为担保人的贷款。但由于这种连锁担保极不稳定,只要其中一家出现问题,就会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让其他公司陷入危机。而这种潜在的危机可能会成为企业互相造假的动力。因此,我们应该对这种业务的发生给予必要的关注。
2.未决诉讼和担保行为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
(1)未决诉讼是指在资产负债表日之前已经存在,但在资产负债表日尚未最终判决的诉讼。该类诉讼一般为现实义务,该诉讼的判决很可能导致资产负债表日后经济利益流出企业,且该义务能够可靠地计量。
有时,未决诉讼和仲裁形成的或有负债信息的充分披露可能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产生重大不利影响。正因如此,我国在或有事项中规定,在诉讼和仲裁未决的情况下,如果披露全部或部分信息预计会对企业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则企业无需披露该信息,这给了企业一定的回旋余地。
当某些信息影响到企业的持续经营时,企业可能会选择保持沉默,不披露对其不利的信息。比如企业为某单位提供担保,但由于经营不善等原因,企业未能归还所欠款项,这样企业将承担连带责任,形成未了诉讼。企业未能按时偿还贷款而形成的或有诉讼;企业产品安全、知识产权等问题产生的或有负债。这些都会对企业产生重大的不利影响。而这种不利信息,企业未必会向公众披露。
正是由于这种信息的不对称,审计人员很难知道未公开信息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具体影响。因此,对于这些公司隐瞒的未及时披露的交易或事实,审计人员需要从各个方面收集证据。
审计人员可以将原始凭证追溯到账簿和报表,一旦发现缺失内容,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比如查看公司的原始文件(合同、证书等。),投资者应重点关注“预计负债”科目的相关内容,看企业筹集了多少预计负债。同时也要对比以前年度的财务状况,看预计计提的债务与实际金额的差异或差异率,还要关注企业的关联交易。一般企业会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关联关系和关联交易,看公司是否为关联企业提供了担保,并估计这些担保的实际概率:定期还是偶然?是否属于关联企业的融资行为?
(2)对于企业的担保行为,无论是公司之间的担保,还是连锁担保,还是母子之间的担保,都会存在财务风险和盲区,容易被用作粉饰报表的工具。如果公司公开的财务信息披露中存在大量对外担保,财务报告使用者应提高警惕。很多金融案例告诉我们,这种巨额担保背后往往隐藏着金融危机和陷阱。更有甚者,一些企业的巨额违规担保并不在报表中披露,直到经营失败、亏损无法弥补时才披露。这就需要我们关注企业是否有担保,有哪些公司提供了担保,担保的金额是多少,被担保企业与公司的关系是什么,被担保企业的经营状况如何。
另外,在观察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给银行写信了解公司的担保情况,给律师写信了解公司的担保和诉讼情况。此外,还可以咨询社会调查机构,也可以获得更多关于企业担保行为的信息。除了这些,还要关注财政部对《企业会计制度》中这部分会计处理的修改意见。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也可能产生不同的会计差异。
从上面可以看出,诉讼和担保行为属于企业的重大不确定性,企业可能会在不利于自己的事项披露上做一些“手脚”。同时,一些未决诉讼和担保一旦实际发生,将对企业造成严重的财务影响。因此,通过对这些信息的了解和调查,可以发现企业的造假行为和动机。
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