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子女不能继承父母全部遗产?

独生子女不能继承父母全部遗产?

父亲失去理智,母亲突然去世。作为家中唯一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独生女小宋面对母亲的遗产陷入困境。在法律层面上,她不仅是痴呆父亲的法定监护人,也是与父亲共同继承母亲遗产的第一法定继承人。

她需要同时代表自己和父亲分割遗产,明确彼此的遗产份额。为此,我不得不聘请律师,把自己告上了法庭。独生子女不能继承父母的全部遗产吗?答案是不一定!比如以下几种情况,子女不能完全继承。

(1)父母留下遗嘱或遗赠扶养协议。

将遗产赠与外人是父母生前的个人合法财产,因此父母对遗产有完全的处分权,这也是法律规定遗嘱继承和遗赠扶养协议优先于法定继承的原因。

需要注意的是,受遗赠人与继承人权利不同,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后60日内接受或者放弃遗赠,否则视为放弃遗赠;只要继承人在遗产处置前没有书面放弃继承,就视为接受继承。

②父亲先于祖父母去世或母亲先于祖父母去世。

独生子女不是第一顺序的唯一继承人。根据《民法典》的规定,除子女外,被继承人的父母、配偶也是1顺序的继承人。通常情况下,祖父母往往不止一个子女,这就会导致祖父母去世后的继承份额,会被重新继承为遗产,即分配给父母的兄弟姐妹如阿姨/叔叔等。

③父母一方去世后,另一方再婚。

如果父母一方死亡,另一方再婚,即使再婚后没有生育子女,你的继父(母)也可以按照1的顺序作为继承人继承再婚一方的财产。需要注意的是,再婚的定义是双方依法领取结婚证。目前,中国已经不承认所谓的事实婚姻。

(4)父母去世无遗嘱,子女结婚。

如果你的父母去世时没有留下遗嘱,你是独生子女。那么,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大部分“收入”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包括你从父母那里继承的遗产。除非父母去世时留下遗嘱,遗产由子女继承,与配偶无关。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继承或者赠与的下列财产,是夫妻共同财产,归夫妻所有。在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属于一方的财产是配偶一方的个人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