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互联网年2021的三个关键词:反垄断、个人信息保护、互联互通。
65438年2月4日,由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中国互联网协会、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共同主办的第25届数字论坛在北京举行。本次论坛以“平台治理年度简历”为主题,回顾了过去一年互联网行业的一系列大事。
将反垄断进行到底
4月7日,在阿里巴巴“二合一”案被调查4个月后,监管靴子正式落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作出行政处罚,责令阿里巴巴集团停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并开出654.38+082.28亿元的罚单。10月8日,65438,互联网行业另一巨头美团也因“二选一”被罚款34.42亿元。
在数字经济风头正劲的时候,数字经济的监管也越来越完善。此前,中国* * *中央政治局就促进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进行了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会议指出,要规范发展数字经济,坚持促进发展和监管规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
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将达到39.2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8.6%,保持9.7%的高增长,成为经济稳定增长的关键动力。同时,一些“先发优势”企业凭借自身的市场份额排挤竞争对手,获取垄断利润,严重影响了市场秩序的正常发展。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陈认为,平台反垄断的难点或者说执行中的问题,归根结底是数据的监管。数据是平台的核心资产。目前讨论平台的很多反垄断行为,比如大数据杀熟、区别对待等,都是通过数据算法实现的,所以数据监管是平台反垄断的核心要素。
数据的监管将成为下一阶段反垄断的重点。中国人民大学竞争法研究院执行院长杨东指出,数字经济领域的竞争正在演变为平台之间的竞争,而平台竞争的背后是生态的竞争,凸显了数据流通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的价值。数据层面的反垄断将成为下一阶段治理的重点。
有法律保护个人信息。
此外,王春晖认为,专门为大企业设立的“看门人”制度可能会被“滥用”。因为这种“看门人”制度赋予了大型互联网平台一种“执法权”,那么大型互联网平台是否有能力依法调查平台内其他经营者个人信息处理的合规性?这是有疑问的。建议国家有关部门专门针对“看门人”制度出台法规,让“看门人”制度本身有法可依。
现在,个人信息保护法已经正式实施一个多月了。个人信息如何保护,企业如何收集个人信息,如何处理,个人数据的归属等问题,都没有典型案例可供参考。如何通过治理进一步推动社会创新,释放数据要素的活力,让数据流动更加顺畅,正在考验着相关行业的从业者,也将成为未来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
平台互联深入实用。
9月13日,工信部要求,所有互联网平台必须限期按标准解封,否则将依法采取处置措施。
此前,据工信部新闻发言人赵志国介绍,工信部正在指导相关互联网企业按照互联网行业整顿专项行动方案开展自查整改。但在自查整改中,工信部了解到,部分互联网企业对屏蔽网址链接的认识与专项行动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为此,工信部采取行政指导会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帮助企业认识到,互联互通是互联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互联网行业让用户流畅安全使用互联网的方向。
然而,互联互通在互联网行业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互联网的核心精神是平等、合作和* * *享受,相互屏蔽的互联网与这一基本精神背道而驰。互联网活动产生的流量应该属于公共流量,平台之间的相互屏蔽涉嫌为公司利益服务,与公共利益相冲突。
如今,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已经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处处隐藏着挑战。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平台经济的健康发展成为当前的一个话题。有的为了自身利益故意“筑墙”,恶意“屏蔽”竞争对手的链接,给网民的互联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而且互联网公司的资本还在无限制的扩张。
互联互通是数字时代的精神内核,是打开数字大门的“钥匙”。拆除平台间的“围墙花园”是必然趋势。营造互联互通的网络生态,是人心所向,也是互联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未来,互联互通的治理必将成为互联网行业面临的又一个重点领域,也将为中国数字经济的深入发展开辟新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