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的相关艺术作品
康熙御笔:天下第一福
公元1673年,康熙为祖母孝庄太后“请福续寿”,写下了震烁古今的“长寿之福”,此福暗含“多子、多才、多田、多寿、多福”,是古今唯一的“五福合一”、“福寿合一”之福。孝庄“请福聚福”,康熙则“送福得福”,所以此福被称为“天下第一灵验之福”。福中有“康熙御笔之宝”印玺加顶,喻“鸿运当头、福星高照”之意……
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对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的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我们今天要介绍的这个康熙御笔亲书的“天下第一福”则是另外一个故事。清代康熙皇帝一生酷爱书法,但却很少题字,所以康熙御笔是历代皇帝的笔墨中流传最少的,这就有了“康熙一字值千金”的说法。传说康熙一生流传下来的就剩三个字:“无为”、“福”。“无为”现存于故宫,而本文的主角“天下第一福”则存于北京恭王府中的“福”字碑上。传说康熙大帝年幼丧母,由孝庄皇太后抚养长大。然而正当康熙盛世的时候,孝庄皇太后却重病缠身。康熙救祖母心切,化孝心于笔锋,创造了震烁古今的“福寿”联体字,此字中藏有“多寿,多子,多田,多才”然后征召天下能工巧匠,把它雕刻在一块大青石上,并背着这个“福”字碑前往祈年殿拜祭天神。为示孝心,康熙大帝跪在“福”字碑上祈福,上苍有灵,孝庄皇太后身体奇迹般康复,康熙大帝将“福”字碑请回宫中供奉在佛阁。乾隆继位后,将“天下第一福”赐给自己的宠臣和珅,和珅命人运来几千块太湖石,在自己的府邸后花园砌成一条巨龙,这条龙的位置正好在京城的龙脉上,他将“天下第一福”藏在龙穴之中悉心供奉。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文物局对“福”字碑进行修缮,定为“中华三绝”文物之一。众多海外名流纷纷慕名前来求福,以拓印挂轴孝敬长辈。外国访华元首也纷纷前来景仰“天下第一福”。“福”碑的碑拓也成为国礼之一,赠与海内外贵宾,中华福音从此泱泱传开。但由于拓印时使用草药,如不加以限制,天长日久,该石碑将被风化殆尽,所以,国家有关部门已用玻璃罩将该石碑封存,禁止拓印。纵观康熙大帝亲笔所书的这个福字,刚劲有力,颇有气势,右上角的笔划很像一个“多”字,下边为“田”字,而右偏旁极似“寿”字,所以这福字又蕴含着“多子多才多衣多田多福多寿”的深厚含义。更为珍贵的是碑的正上方刻有康熙的御玺之印以镇福,这更是其他历史传碑无法相比的,因此这个福字也就不能倒贴。传说中,谁能给家中老人请回这个“天下第一福”,就一定能够为老人添福添寿。这个“福”字在请回之后还有一定讲究,除夕挂出,每日须净手敬香,并于晚上用手去摸福字,由下向上,摸得越高,则会越长寿,时至正月十五必须收起深藏,此谓“摸年福增年寿”。待来年端午、中秋、重阳、冬至、除夕之日方可再挂出。
原石碑存放于恭亲王府。
人间第一福——中华盛世平安福
2008年10月7日,黑龙江省版权局登记了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会员,福寿书法家吕国明于2008年国庆创作的,受自主知识产权保护的《中华盛世平安福》字(作登字:08-2008-f-163号),
此“福”字借鉴唐太宗“平”字和王羲之“安”字书法笔意,保持传统“福”字原形,符合书法和汉字规范,由“平、安”二字组成,并且“平”字与“禾”字形体相通,造“和”字于“福”字之中。因为传统“福”字有象形“衣食”之意,此福为“衣食之福”;“平安”二字组成,为“平安之福”;有“和”字在“福”字中,为“和谐之福”,***和国华诞而生为“盛世之福”;以周易五行分解此“福”字;可分解为“平”(属水)、“安”(属土)、“礻”(属金)、“一”(属土)、“口”(属木)、“田”(属火)、“福”(属水),得出2(水)、1(木)、1(火)、2(土)、1(金),按相生之道理,“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五行相生且五行 生“金”,又为‘生“金”之“福”’。
因为没有“平安”万事空,所以“平安”人间第一“福”。“中华盛世平安福”同时又是“人间第一福”。“人间”不仅仅针对人,包含动物、植物等世间万物。一些生物种群濒临绝迹,生态失衡是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我们要尊重自然规律,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用“平安天下,福满人间”的理念为地球祈福。。。。。。
《中华盛世平安福》诠释“福”文化
福文化是中国最古老的传统文化。什么是“福”,抽象的说:福是人们最渴望得到的,不懈努力追求的。。。。。。
人们如此祈盼的“福”具体包括那些方面呢?《中华盛世平安福》对我们几千年的福文化包含的内容有这样一种概述:
第一层面“衣食是福” 传统福字俱进有几千年历史了,她是中国最古老的汉字之一,形体变化较多,按象形而论不管以酒祭天之说,还是求取“五福”之论,数千年前我们祖先最初的祈福意识主要目的还是为“衣食”。直到今天绝大多数人也还是把“衣食”作为福的主要目的。“衣食”代表“物质层面”,“物质”是“福”的“前提”,“民以食为天”,“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些事理都在强调“衣食是福”;
第二层面“平安是福”“平安是福”源自《庄子》“平则福”距今两千多年。是什么让古人产生“平安是福”这种理念的呢?应该是自然灾害与战争。“平安”是一种“状态”,是人们对平和安定生存过程的渴望。没有平安就没有一切,平安是“福”的“基础保障”我们说的“长命百岁”,“安度晚年”,“健康是福”,“安全第一”,“创建平安城市”都是祈福“平安”的写照;
第三层面“和谐是福”人拥有“衣食”物质和“平安”状态并不一定会感觉到幸福,人类对福的最高追求是精神追求,也就是“和谐是福”。“和”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之大成者,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和谐是福,始之于创建和谐社会。和涵盖了:谦和、和善、和顺、和睦、和美、和谐等方面内容,从任何一个词语中都可以找到幸福感追求点。“和谐”代表“精神层面”,“和谐是福”是人们对福的一种精神感觉,当然人的思维不同,追求不同,对福的感觉也不同。但以“和谐”为代表的“和文化”所涵盖的精神层面上的祈福理念却能符合绝大部分人的祈福观点。。。。。。
福是人们根据自身渴求,对物质,精神及平安健康状态的综合性追求或对某一方面或两方面的追求。
《中华盛世平安福》是以“衣食”之“福”,“平安”之“福”,“和谐”之“福”,生“金”之“福”,“盛世”之“福”多种寓意而更符合中华儿女的***同祈“福”心愿。
中国***产党以人为本的为民谋“福”路线
中国***产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决民生问题,(创造物质为百姓谋求“衣食之福”),创建平安中国(为人民“幸福”提供“保障”),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精神文明,增强人民幸福感)。改革开放30年,中国***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何以能如此快速的发展,其实质原因是以人为本,党、政、军、民一条心,走的是为天下百姓谋“福”路。
《中华盛世平安福》的衣食是福,平安是福,和谐是福的理念相通于传统五福的祈福观点:“五福”源于古人对“福”的解释“一曰寿(长寿)”“二曰富(多才)”“三曰康宁(健康平安)”“四曰修好德(崇尚美德)”“五曰考终命(其命善终)”。将其与合并:“衣食是福”与“二曰富(多才)”相同,代表“物质”;“平安是福”与“一曰寿(长寿)”,“五曰考终命(其命善终)”相通属“平安、状态”;“和谐是福”与“四曰修好德(崇尚美德)”同属精神范畴。由此可见古人已经把幸福总结得非常具体,古人今人在福的追求上是相通的。
《中华盛世平安福》现已成为黑龙江省大庆市地方文化名品,被大庆博物馆、福州博物馆及国内外文化机构和个人收藏。
世界福
“世界福”是由福建省海峡文化创意产业协会下设的福文化专业委员会创意提出的、以“世界***同幸福”为理念而创作的。“世界福”标识是以中华传统福文化为内涵、以美好吉祥的寓意为诉求、以国际风格的设计为理念、以多元广泛的应用为前提、以人类***同的福祉为目标,团结全世界各国各民族人民***同追求崭新的“世界***同幸福”时代,实现“世界福源、万福来朝、福泽乾坤、世界同福”的宏伟愿景。
在人间最美好的福愿里向来有五福(福、禄、寿、喜、财)临门的说法,“世界福”将中华传统的“五福”巧妙地融入设计中,并涵括了“世界福”的九个福愿,堪称“至尊之福”,寓意“世界福”即将成为“世界***同幸福”的至尊符号。
“世界福”的诞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在“世界福”标识创作完成不久,第66届联合国大会宣布每年的3月20日为“国际幸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