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普法工作体系基本建成。
一个体系完整、执行精准、评价科学、责任落实的工作体系基本形成。到2025年,公民法律素养和社会治理水平显著提高,全民普法体系更加健全。
公民法律法规意识、法治精神认同、法治实践参与度显著提高,全社会尊法守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深入推进,全社会依法办事、想办法解决问题、依法化解矛盾的法治环境明显改善。
全面落实法律责任制。
强化“谁执法,谁普法”的责任制。完善国家机关普法责任清单制度,细化普法内容、措施、标准和责任。全面推行执法普法责任单位年度绩效报告评价制度,提高评价质量。进一步发挥联席会议的作用,落实普法责任制。
逐步形成清单管理、跟踪提示、督促指导、评估反馈的管理模式,压实各责任单位普法责任。实行“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推动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加强本行业本单位人员学法用法,加大在管理服务对象中普法力度,落实普法责任。
落实媒体公益普法责任。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大众媒体承担普及公益责任,积极利用国家宪法日、国家安全教育日、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知识产权宣传周等重要时间节点。
在重要版面、重要渠道、重要时段开设法制宣传专题,针对社会热点、典型案例及时进行权威准确的法律解读。将法治公益广告纳入媒体公益广告内容,推进媒体公益普及常态化、制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