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师范大学法学怎么样?

杭州师范大学法学院成立于2001年9月,是浙江省重要的法律人才培养和法学研究基地。学院秉承“诚信、求实、博学、恒心”的校训。全日制本科生600多人,研究生60人。有两个专业:法学和知识产权。法学专业是省重点建设专业,知识产权专业是省内第一个设立的。该学院有法学硕士学位。民商法是省级重点学科。

学院设有中国法治研究中心、国家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基地、青少年法律教育研究中心、公法与法理学、民商法、刑法、经济法与国际法、诉讼法、知识产权研究所等多个学术研究机构。先后主持和主持纪念宪法20周年学术研讨会、第七届东亚行政法国际会议、东北亚成年人监护制度等学术会议,举办“法律大师”论坛50余场。还通过“法律沙龙”、“钱塘法治论坛”、“学术午餐会”等多种形式活跃学术氛围,形成了以实证研究为核心的学术研究特色;主编的《钱塘法学文库》先后出版了多部高质量的学术专著。

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水平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40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24人,占高级职称的75%,博士(含学生)22人(占专任教师的55%)。著名法学家范忠信教授的加盟,进一步增强了师资力量。学院还聘请了美国康乃尔大学法学院中国法教授余、台湾高雄大学法律系陈子平教授等兼职教授,并聘请北京大学教授为钱塘法律学者。师资队伍包括“全国优秀教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杰出人才”、“浙江省十大青年法学家”、“杭州市青年人才”等优秀人才。

学院教师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法学》、《法学研究》、《政治与法律论坛》、《法学家》、《法律与社会发展》、《现代法学》、《法学》、《全球法律评论》、《比较法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65,438+000篇,出版专著20余部,教材40部。许多教师在各级学术机构中担任重要的学术职务。

学院以“宽口径、厚基础、重理论、强能力”为办学宗旨,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训练。学院设有模拟法庭、证据科学实验室、法律服务中心、法律诊所和数十个实习实训基地。通过法庭旁听、模拟庭审、法律沙龙、法律咨询、法律服务、法律诊所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形成了校内外结合、更具特色的开放式办学模式。学院有法学社、心连心读书会等9个学生社团,校园文化生活丰富。

该学院重视国内外交流。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和大众教育机构有智仁奖学金、大众教育学院奖学金;与浙江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等学校建立交流学习项目;与康奈尔大学法学院和埃默里大学法学院建立了学术交流与合作。被我院录取的优秀学生还将有机会被推荐到美国埃默里大学法学院读研究生。

学院培养的毕业生理论基础扎实,操作能力强,适应性广,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近两年本科国家司法考试通过率保持在60%左右,在全省名列前茅;各级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和大学生村官占毕业生总数的25%左右。

看个人职业选择的方向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