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识经济的短板在哪里?

知识经济的到来,虽然中国人民正怀着极大的喜悦和兴奋在讨论和期待着它,但面对知识经济,我们能做些什么呢?理性审视,我们的缺点是什么?尽管中国在过去20年的改革开放过程中以平均两位数的速度增长,但我们要进入和发展知识经济,仍然存在以下10个内外缺陷和不足:

首先,从我们自身来讲,我们有六个内在缺陷:

(1)发展和推动知识经济,不仅要快速提高经济总量和人均经济总量,还要优化经济质量和结构,对劳动生产率、资源配置和组织效率的要求必须很高。我们国家不仅在经济总量和人均占有量的增加上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我们的“两个转变”还远远没有完成。经济质量、经济结构、劳动生产率、资源配置和组织效率都是制约知识经济的内在缺陷。

(2)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特征是知识的创新、传播、吸收和应用。目前,中国的科技能力,包括开发、吸收、消化、传播、再创造和应用的能力较低,中国的科技竞争力目前在世界上居第20位,这是制约中国知识经济的主导因素之一。

(3)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的文化素质、科技水平、国家创新体系和创造力都达到了更高的水平。虽然我国一直高度重视教育,但由于教育经费不足、地区差距不平等、国民文化素质和科技水平低下、国家创新能力不足、创新体系特别是制度不完善等先天缺陷,我们无法快速走向知识经济。

(4)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对知识产权和人才的重视和保护,相应的法律法规比较健全,实施健康,是一个国家发展和保障知识经济繁荣的重要举措。虽然我国在法律法规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仍有很多方面缺乏法律依据。同时,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以人压法、以权压法的现象仍然十分普遍。要真正实现中国知识经济的梦想,我们还需要在这方面做出巨大努力。

(5)在知识经济时代,国民素质和国民文化教育水平将达到更高的水平,以支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归根结底,知识经济的真正机制和有效性必须通过人和高素质的人来实现。但是,目前我国国民素质和文化教育水平还远远不够,这可能是制约我国知识经济发展的根本因素。

(6)知识经济时代要求整个国家的基础设施完备、科学。而中国现在的基础设施建设不仅不完备,而且大多还是五六十年代的样子。不仅不能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就连工业化的顺利进行也不能提供必要的外部支持。我们必须认真解决这个问题,科学规划,提前建设。

从外部看,中国发展知识经济具备以下外部条件,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1)人口问题将成为制约中国知识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和“知识”本身在知识经济中的核心作用,不仅社会对高级人才的需求增加,而且主导产业对劳动者的需求也越来越少。“看不见的工厂和作坊”、“没有售货员的商店”、“没有员工的银行”都是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实体的运行特征,这必然会使社会上的一部分人去求职。而到了30年代,预计中国人口将达到654.38+0.6亿。人口问题将对中国知识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压力,成为制约中国知识经济发展的重要外部因素。

(2)知识经济时代的开启和推进,实际上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经济和科学分工体系的调整和优化,西方发达国家显然比中国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中国在发展和推广知识时,会面临来自发达国家经济和技术优势的巨大压力和制约。

(3)知识经济时代是对工业社会的继承和扬弃,是工业文明的进一步深化。在知识经济环境下,人们对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将进一步深化,人们将更加关注自然与人的关系。正是在这个基础上,人们才会追求生产方式、分配方式、生活方式和发展方式的合理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人类才会更加自觉地控制自己的生产和消费,以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和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然而,中国近几十年的发展对整个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损害和破坏。这种损害的修复不仅需要我们进行重大的政策调整,而且需要时间,这将使中国知识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时滞。

(4)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在相对平等和发展阶段前进的社会发展时期,其起步的基础是社会的相对协调发展和稳定。然而,中国社会存在着严重的城乡二元结构、东西二元结构和贫富分化。中国要发展知识经济,应该花相当大的精力来解决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