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专利战略与企业竞争力
目前衡量一个企业是否具有竞争实力,评价一个企业发展潜力的一个重要尺度就是看这个企业申请和拥有了多少专利。拥有专利等知识产权的状况已经成为衡量现代企业竞争实力的标志。因此,将专利工作提升到战略高度,应该是企业的核心战略之一。
一.专利和企业竞争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及其构成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开发独特产品、独特技术和独特营销方式的能力。它是企业各方面整合的结果,包括技能、技术、有形资源、企业文化和价值观。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以核心技术能力为基础的,具有良好的独特性。主要包括:
1.研发能力。增加知识总量并利用这些知识创造新的应用是一项系统的创造性活动。
2.持续创新的能力。即根据市场和社会变化,在原有基础上,重新整合人力资本等资源,进行新产品研发并有效组织生产,不断创造和适应市场,实现企业既定目标。
3.将技术和发明转化为产品或现实生产力的能力。这是前两种能力价值实现的必然要求。
4.组织和协调企业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生产的能力。改革创新方案、新产品新技术方案和生产目标形成后,应及时调动和组织企业的各种资源,有效有序地运作。
5.适应性。客观环境瞬息万变,因此企业决策者必须保持经营战略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即由于地点、时间、竞争对手和顾客消费心理的变化而变化。
(二)专利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专利一词的法律含义是专利权,是指国家专利主管机关授予申请人及其继承人在一定期限内实施其发明创造的专有权利。
二战以来,各国在经济领域的竞争加剧,竞争的焦点突出表现在高科技领域及其产品的市场份额上。专利制度作为连接技术和市场的重要纽带,在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专利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专利信息导向是企业保持竞争力的前提。信息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专利信息对于企业全方位决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专利信息为企业发展战略、科研开发计划、技术贸易和引进外资决策提供了依据。
2.专利制度是企业保持竞争力的一种激励机制。通过专利的实施,一方面使企业科研工作者和技术人员的创造性劳动成果得到认可,进一步调动了他们从事创造性工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专利权人获得其技术创新的专利权,可以有效防止其他企业的技术模仿。当今世界,谁拥有某个技术领域的自主专利,谁就能获得这个领域的控制权。
3.专利法是企业保持竞争力的重要法律保障。专利是法律赋予人们创造性智力成果的一种权利,为技术创新提供了法律保障。专利制度的本质是鼓励基于技术创新的公平竞争。它通过专利法、商标法、版权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确立了公平竞争的规则。
二、企业的专利战略
(一)专利战略
企业专利战略是企业面对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的技术趋势,运用专利相关法律和制度,配合企业竞争战略,统筹规划专利工作的愿景和目标,规范技术创新各个环节的活动和管理,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实现利益最大化的战略。
目前,我国企业专利的现状不容乐观。截至1999年底,国家知识产权局* * *共收到专利申请近28万件,其中52%来自国外,造成中国“专利版图”的流失。中国企业普遍缺乏自主专利,专利没有竞争力。这对中国企业固守国内市场,进军国际市场相当不利。
企业专利战略能给企业带来独特的竞争优势。核心技术的持续增长、收益递增、难以模仿、难以替代,使得基础专利具有强大的威力,可以堵住竞争对手的通道,长期保持竞争优势。然而,无论是核心技术还是自主创新都具有高风险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基础专利战略的实施是有风险的。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一个企业、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都必须高度重视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才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找到自己应有的位置,把企业变成利润丰厚的国家支柱企业。愿我们的企业高度重视自主知识产权,在不久的将来成为能够为国家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的大型支柱企业,成为国家财富的制造工厂。
(二)构建企业专利战略的多种选择
根据中国企业的特点,我们可以在专利申请、专利运营、技术创新和市场开发等方面选择以下专利战略:
1.在专利申请方面,可以采取外围专利策略和文献公开策略。(1)周边专利战略又称专利网络战略,是企业围绕他人基础专利开发周边技术并及时申请专利的战略。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围绕基础专利的专利网络,就是主动改变被动局面,突破基础专利的垄断。(2)文献公开策略是指企业将认为不需要申请专利权的发明创造在媒体上公开,使其成为公开技术,以阻止其他企业或个人获得专利权。
2.在专利经营中,可以采取专利许可策略、专利垄断策略和诉讼请求策略。(1)专利许可策略是指企业为了利润最大化或获得被许可企业的国际市场、销售渠道、辅助设施、研究人员或成果,允许其他企业有偿使用其专利技术。(2)专利垄断战略是指将市场前景非常看好的专利产品,由企业自己独家实施和使用,从而垄断技术领域和市场。(3)诉讼请求策略是指在专利被授权后,通过调查收集完整的证据,对他人的侵权行为提起诉讼,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在技术创新方面,可以采取绕过障碍的专利策略、购买专利或许可的策略和使用无效专利的策略。(1)绕过障碍的专利策略,即绕过现有专利的权利要求,在不受专利领域保护的范围内使用他人的专利技术。对于具有市场价值的技术产品,只要在中国不受专利保护,中国企业就可以在中国制造和销售该技术产品;在第三国没有专利保护,可以出口到第三国。(2)购买专利或许可的策略,即通过购买专利或许可,企业不仅可以提高技术水平,有时还可以垄断一个市场。(3)利用无效专利的策略,目前大量的无效专利已经成为全世界的财富,人们可以不用支付任何费用就可以使用,或者把无效专利作为研发创新的起点,在此基础上申请新的专利。对于科研经费不足的中小企业来说,这是一个简单而经济的策略。
4.在市场开发方面,可以采取交叉许可策略、产品出口国专利申请策略和专利与商标相结合的策略。(1)交叉许可策略是指企业彼此拥有相对接近的专利技术。企业出于经营战略的需要,以自己的专利换取对方专利技术的使用权,于是就有了拉近彼此技术距离,签订专利交叉许可合同的策略。(2)对于出口型中小企业,可以采取在出口国申请专利的策略,即在企业打算出口产品的国家申请专利,以专利技术控制市场,抵制他人占领市场。(3)专利与商标的组合策略包括与本企业商标的组合策略和与他人商标的组合策略两个方面。与企业商标相结合的策略是指专利权人在其专利产品上使用自己的商标,通过专利保护建立商标的声誉,商标权可以不断续展,从而延长专利产品保护期的策略。
综上所述,企业专利战略有多种形式,并不是所有形式都适用于一个企业。企业应根据不断变化的市场信息、不同竞争对手的不同情况和同一竞争对手的变化,结合自身在竞争环境中的地位、R&D能力、经济实力及其业务发展战略,积极灵活地运用,形成“强攻、平衡防御、弱跟随”的专利战略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摆脱困境,突出重围,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