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成就前三名曲(不包括1999之前发表的成果)

1.“被动立法的百年循环——论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中外法学》,北京,1999,第2期;

2.《防腐杂谈》,中央政法管理学院学报,北京,2000年,第1期;

3.《法律杂谈》,中央政法管理学院学报,北京,2000年第2期;

4.《品牌保护措施不当会阻碍旅游业发展》,北京日报,北京,200112.27;

5.《无形的约束》,《人民法院报》,北京,2006 54 38+0 654 38+2月27日;

6.“入世后中国企业面临的国际知识产权挑战”,《北京大学知识产权评论》(第一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

7.《历史唯物主义与知识产权观》,知识产权研究,Xi安,Xi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年;

8.“WTO与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中国企业,北京,2002年5月5日;

9.《传统产权理论对知识产权观念的影响》,《中外法学》,北京,2002年第6期;

10.“平行进口与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学》,上海,2002年第8期;

11.《专利侵权责任的等同原则研究》,《现代财经》,天津,2002年第9期;

12.《马克思主义与知识产权观》,《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无锡,2003年,第1期;

13.“从模仿到创新——中国医药的必由之路”,中国企业,北京,2003年6月65438+10月10;

14.“从道德诚信到制度化诚信”,中国企业,北京,2003年2月24日;

15.“把海盗送上法庭”,检察日报,北京,2003年4月18;

16.“别再碰我的奶酪”,检察日报,北京,2003年8月22日;

17.《TRIPS协议与专利侵权诉讼措施》,《法制晚报》,北京,2003年8月1;

18.《枪口下学法律》,《法制晚报》,北京,2003年8月8日;

19.“谁动了斯潘塞的奶酪?”,法制晚报,北京,2003年8月16;

20.《知识产权侵权赔偿数额的确定原则》,《法制晚报》,北京,2003年8月22日;

21.“设计与商标权、著作权冲突的解决”,《法制晚报》,北京,2003年8月29日;

22.《评专利法第23条》,《法制晚报》,北京,2003年9月1;

23.“临时措施——在专利侵权进入诉讼之前予以预防”,《法制晚报》,北京,2003年9月5日;

24.《关于背景音乐著作权的思考》,《法制晚报》,北京,2003年9月11;

25.“我国对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已与国际接轨”,《法制晚报》,北京,2003年9月19;

26.《商标侵权中的反向假冒》,《法制晚报》,北京,2003年9月25日;

27.《中国留不住世界工厂》,《法制晚报》,北京,2003年9月30日;

28.“WTO与中国的知识产权”,《法制晚报》,北京,2003年6月7日;

29.《走向集体管理的音乐版权》,《法制晚报》,北京,2003,10,12;

30.“如何看待数据库的法律地位”,《法制晚报》,北京,2003年6月65438+10月65438+9月;

31.《保护商业秘密势在必行》,《法制晚报》,北京,2003年,65438+10月24日;

32.“解读TRIPS协议对中国知识产权法的影响”,《法制晚报》,北京,2003年6月65438+10月31;

33.《论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现代财经,天津,2003年,第12期;

34.《透视中国版权制度的本质与发展》,《北京大学知识产权评论》(第二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

35.《商标侵权赔偿的经济学透视》,《北京大学知识产权评论》(第二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

36.《建设知识产权国家——日本21世纪的富强之梦》,《中外法学》,北京,2004年第6期;

37.在中国投资和贸易的十个重要法律问题(上),《亚洲链接》,第2卷第1期,新加坡,2005年;

38.在中国投资和贸易的十个重要法律问题(下),TheAsialink,第3卷第2期,新加坡,2005;

39.在中国投资和贸易的十个重要法律问题(第三部分),《亚洲链接》,第4卷第3期,新加坡,2005年;

40.《论药品专利许可与公共健康权》,学术探索,昆明,2006年,第1期;

41.《论影视作品的著作权》,《中外法学》,北京,2006年第2期;

42.《契约自由原则在知识产权许可合同中的适用与限制》,《云南社会科学》,昆明,2006年第2期;

43.《中国版权计划发展的曲折之路》,《台湾省科技法律与政策研究》,台北,2006年第3卷,第1期;

44.《当禽流感为人类健康亮起红灯》,财经月刊,台北,2006年第4期;

45.《论公共卫生与药品专利的强制许可》,《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昆明,2007年第1期;

46.《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知识产权》,《思想战线》,昆明,2007年第1期;

47.从偷书不是偷到偷书是偷——看我国著作权刑法保护的发展,《中国版权》2008年第6期;

48.《网络服务提供者著作权责任的适用依据》,《电子知识产权》,北京,2009年第4期;

49.《论影视作品的法律关系》,中外法学,北京,2010,第2期;

50.《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化趋势》,《法治研究》,杭州,2010,第4期;

51.《理性主义的衰落与功利主义的兴起——兼论知识产权侵权归责原则的走向》,《学术探索》,昆明,2010,第5期;

52.封建中国在19世纪后期推出版权方案的困境,《中国法律前沿》第5卷,2010年9月;

53.《知识产权保护的中国路径》,法制日报,北京,2011 1 17;

54.《挣扎在传统观念与知识产权之间》,《中国知识产权》第2期,2011;

55.“《在春天》的无尽纠结,《法制日报》,北京,2065 438+01;

56.《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研究》,政法丛刊,北京,2011,第3期;

57.《研究工具专利前景分析——评专利实验例外制度》,《知识产权》,北京,第6期,2011;

58.《互联网技术来袭,法律是进是退》,《法制日报》北京7月4日2011。

59.《麦当劳变肯德基竞价排名》,《法制日报》北京8月29日2011;

60.《版权:摆渡到彼岸》,法制日报,北京,9月23日,2011;

61.《iPad商标伤害了谁》,《法制日报》,北京,2012年2月27日;

62.《版权修改:权力与利益的博弈》,《法制日报》,北京,4月11,2065438;

63.“祈求法律的智慧斩杀侵权的幽灵”,《法制日报》,北京,2013 1.02。1.《中国版权》(英文版),北京,外文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

2.《中国版权》(英文版),北京,外文出版社,2003年,第2版;

3.《知识产权法原理》,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

4.偷书就是偷——论中国传统文化与知识产权,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

5.《北京大学知识产权评论》(副主编),第一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

6.《北京大学知识产权评论》(执行主编),第二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

7.《行政复议与赔偿应诉实务手册》(副主编),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

8.《马来西亚经贸法选编》(副总编),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

9.《马来西亚经贸法律指南》(副主编),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

10.《物权法通俗读本》(副主编),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

11.《现代知识产权法》(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12.《现代著作权法》(编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13.《现代工业产权法》(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14.中国的知识产权法,KLUWER INTERNATIONAL,2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