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白酒营销全国统一市场或迎渠道变革。

在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的《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市场的意见》中,提出将从基础制度建设、市场设施建设等方面建设全国统一市场。白酒市场作为消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全国统一市场方面潜力巨大。

近年来,中国白酒企业推进扁平化渠道建设,白酒经销商面对挑战探索新的销售模式,白酒市场加速应对变化。在此背景下,《意见》的发布将给白酒流通市场带来什么,如何从中受益,寻求更大的发展机遇?

流通领域潜力巨大。

主营收入35.54亿元,同比上涨565.438+0.03%;归母净利润2.49亿元,同比增长30.39%;扣非净利润2.44亿元,同比增长28.15%...这是白酒流通第一股华致酒业公司在一季度财报中亮眼的成绩单。

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全国市场的潜力。华致酒业董事长吴向东表示,近年来,公司针对全国市场,努力从线上线下挖掘市场潜力,实现了业绩的持续快速增长。具体来说,华致酒业在全国培育了700个经济发达地区,建设了3万多个直供终端网点,在全国各地形成了2000多家门店,拥有200多人的专业团队,积极布局各大电商平台,加速数字化升级,形成了酒类流通市场的全国辐射力。

这只是个例。很多酒类流通企业都实现了不同程度的盈利,品牌酒企也在加速布局电商等扁平化营销渠道,为全国乃至全球实现业绩增长,从中可以看出全国统一市场为酒类流通带来的潜力。

“随着全国统一市场建设的加快,将给酒类流通市场和酒类流通模式带来深刻变化。”赵萍进一步表示,白酒生产企业尤其是白酒生产企业的传统做法是采用经销商制度,在全国建立多级经销商体系,但这种传统方式会作为第三方干扰经销商的正常经营活动,人为设置跨区域流通壁垒。在建立全国统一市场的过程中,这种模式将被改变,电子商务等数字化渠道的快速发展和多层次营销渠道的建立已经显示出流通模式改变的迹象。

国联证券消费行业负责人陈梦瑶表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白酒流通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国有糖酒公司阶段、规模化流通阶段、终端胜利阶段、多渠道震动阶段、复合渠道阶段,具有统购统销、市场化改革、买方市场、模式创新、精细化、扁平化的特点。如今,一些酒企结合自身发展阶段和特点,不断优化渠道模式,积累了深厚的竞争优势。渠道扁平化、精细化、线上化是大势所趋。

加快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酒类协会理事长宋书玉介绍,2021年,白酒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产量716千升;销售收入6033亿元,同比增长18.6%;利润总额6543.8+0702亿元,增长33%。在数量越来越多的同时,“品质升级”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消费趋势。

全国统一市场建设带来的变化不仅限于流通领域。随着全国统一市场建设的加快,质量升级的步伐也将加快。

具体而言,任兴洲认为,《意见》将从八个层面对白酒市场产生深远影响:一是国家统一的资产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将更加健全,假冒伪劣产品将受到更大打击;二是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使得葡萄酒行业面临更严格、更透明的资质审查;三是打破地区分割和封锁,使符合统一标准的各类酒类产品在全国范围内顺畅流通;四是完善统一的社会信用体系,让守信的酒企在全国销售更加方便,失信的人在全国难以动弹;第五,培育全国统一的生态环境市场,可以为葡萄酒行业创造更好的酿造和消费环境;六是质量分级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白酒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第七,提高酒类消费服务质量,可以使消费体验、维权和纠纷解决机制更有保障;第八,根据统一的监管规则,实现更加公平的监管执法,可以为酒企创造更好的竞争环境。

面对整个行业的变化,赵萍建议酒企只有转变观念,广结人才,抓住机遇,才能突围。具体来说,企业需要迈过三道坎:一是需要走出分销系统的“舒适区”,重视并加快多层次营销渠道的建立。二是管理能力的坎,需要提升流通渠道跨区域管理的能力。三是了解市场,进一步提高对市场需求的认识,不仅要了解市场需求的最新变化,还要完成销售、售后服务等相关工作。

本文来自国际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