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虚假诉讼的处理

民事虚假诉讼的处理如下:

1,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单位犯虚假诉讼罪的,判处罚金,并由单位主要负责人承担相应的处罚;

2、虚假诉讼还构成其他犯罪的,应按从重处罚。

属于虚假诉讼的情形有:

采取伪造证据、作虚假陈述等手段,有下列行为之一,虚构民事法律关系、虚构民事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应当认定为“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

1,恶意串通夫妻一方编造夫妻相同债务;

2.与他人恶意串通,编造债权债务关系和以物抵债协议;

3.与公司、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经理或者其他管理人员恶意串通,虚构公司、企业的债务或者担保义务;

4.捏造知识产权侵权或者不正当竞争关系的;

5.在破产案件审理过程中申报虚构的债权;

6.与被执行人恶意串通,虚构债权或者优先查封、扣押、冻结财产或者担保物权的;

7.其他单方或者恶意串通他人编造身份、合同、侵权、继承等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

举报虚假诉讼需要的证据如下:

1,当事人陈述;

2.书面证据;

3.物证;

4.视听材料;

5、证人证言;

6.鉴定意见;

7.检查记录。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综上所述,如果案件发生虚假诉讼,很可能会对案件的最终审判结果产生非常负面的影响,导致结果不公。因此,虚假诉讼的行为将按照非常严重的违法犯罪处理,最高可判七年监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307条之一

虚假诉讼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第一款行为,非法占有他人财物或者逃避法定债务,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司法人员利用职权伙同他人实施前三款行为的,从重处罚;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