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冶金学校现任校长是谁?他们的办学宗旨是什么?口号?关于学校的一些一般信息?自主招生面试常见问题?

校长是王耔,口号是:创新、创校、创业、创造。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改革发展迅速。在过去的十年里,学校连续获得荣誉。2001成为16国家重点建设示范高职院校之一。2002年成为云南省高等职业教育排头兵。2003年,被评为首批八所全国评估优秀高职院校之一。2004年成为首批实施职业资格证书的国家试点院校。2005年,受到教育部周济部长的欢迎,视察并肯定了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学校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和首届“全国职业教育优秀校长”学院,2006年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2007年首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全国优秀学校,2008年“高职211”——全国重点建设示范高职院校和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2009年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管理创新学校、全国冶金高等职业学院,2010年被评为全国高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的声誉不断提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形成了强大的办学实力:一是教学单元18学院;二是在校学生13000多人;三、高职专业70个,其中国家精品专业1个,国家示范建设专业6个,教育部教学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级专业(重点、示范)10个;四是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精品课程12门,教学指导委员会精品课程20余门;第五,1000名教职工中,专任教师700余人,副教授370余人,其中教授60余人,二级教授2人,三级教授15人,具有技师、高级技师资格的教师370人,中国优秀教师3人,国家有突出贡献技术专家1人,中国高等教育公共关系。拥有国家级冶金职业教师5名,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4个,拥有教师任主编的国家级职业教材150余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30部,拥有“双师型”教师400余人。六是实践实训基地500多个,其中中央财政支持基地1个,省级示范基地7个;七是资产近3亿元,即将形成约6543.8+0亿元的优质教学资产;第八,藏书1.2万余册;九、就业率提高到95%,连续九年就业优秀,数百名学生在海外就业,28名世博志愿者在上海世博会表现出色,其中90%与上海大型企业签约进入上海就业。在毕业生中,涌现出一大批多个行业的领导干部、企业家和技术管理骨干,成长出10多名亿万富翁和20多名千万富翁,甚至还涌现出国际知名的宝石鉴定师,这些都为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再次增光添彩。第十,培训学员6万多人,其中高技能人才4万多人,技师、高级技师4000多人。七八年来,每年输送高技能毕业生近3000人。

二是建设了一大批实训基地:西门子(中国)公司昆明实训基地、中德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国家冶金行业实训基地、国家高职院校创新教育重点基地、国家高校公共关系实训基地、国家实施职业资格证书试点学院、中国创造学会创新教育实验基地、云南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云南省外派劳务冶金矿业专业基地和云南省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院、中央财政支持培训。

三是取得了示范引领的成效:通过“高职高专211”——国家示范性院校的建设,在全国1215所高职院校中,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至少有6所有色冶金人才培养、测绘专业人才培养、创新创业活动、心理健康教育、东盟国际合作、在线考试自主招生推广。可以为全国高职院校起到示范作用。在与20多个国家或组织开展国际合作的情况下,学校与许多国内外企业或组织签署了合作协议。此外,还联合举办了面向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的云南锡矿班、金沙地质班、驰宏选矿班、甘肃西迈材料班、云南铜业印尼冶金班、泰国伟成发钢铁班等定向培训班,面向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建立了昆明财兴矿冶高等专科学校、面向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的甘肃西迈。佩尔环境保护研究所、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红星物流学院等。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的发展任重道远。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未来科学发展的主要方向是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终身教育“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发展”的“四大支柱”理念为指导。围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总要求和“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20字方针,胡锦涛总书记向广大青年提出:“以坚定远大的理想勇往直前,以孜孜不倦的精神求知,以高尚美好的情操陶冶品德。以创新的激情投身实践、以艰苦扎实的奋斗成就人生的“五个希望”和尽快建立以学生为本、以“学会学习”为重点的高职教育体系的紧迫任务,继续拓展国际视野,站在高等教育发展的全球高度,将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融入世界经济社会变革,谋划如何办好人民满意、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让学生们真正了解我们现在生活的环境,这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一个瞬息万变的社会:新的科技知识每两年翻一番,现在一年的信息量比人类过去5000年生产的信息量总和还要多,世界上已经成功生产出能够传输1900张光盘和每秒1.5亿次电话的低成本第三代光纤。科学家预测,到2023年,计算机将全面超越人脑的计算能力,坚持“以服务为导向,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之路”,通过合作办学、合作办学、合作就业、合作开发,探索“双主体”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新机制,遵循“科学求真、人文求善、艺术求美”的教育规律。实施“做中学、做中学”、“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国际化与东盟发展”三大战略,毕业后继续教授学生,牢记《第五纪》提出的“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是比你的竞争对手学得更快的能力”的现代创新感知,践行“创新、实效、创业”。而且要积极投入到目前不存在的工作中,还要想象使用根本没有发明的技术,要做好解决人们意想不到的问题的准备,引导学生按照大师的标准努力严格要求自己。尽快建成“省内领先、国内一流、东盟知名”的创新型、文化型、生态型、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国际化、现代化的国家一流示范“绿色大学”。为了培养更多的学生从自然人到社会人,再到企业,再到现代专业人才,最终成为能够传承优秀文化的现代文明人和具有全球视野的国际人,我们将督促更多的学生通过学习和锻炼,努力成为未来的优秀工程师、高级技师、优秀企业家和技术发明家,努力为云南和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