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透油田开发现状
同时,吉林油田、新疆油田和大庆油田也开展了该油区低渗透储层特征的技术研究,并取得了不同程度的突破。中国已经形成了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技术,对低渗透油气的经济有效开发有足够的信心。我国在低渗透油气田开发方面与国外还有一定差距。在美国,小于1毫达西的低渗透储层称为致密储层。美国开发的一个名为“松鼠”的综合低渗透气田成为其第二大气田,其中应用的勘探理念和开发技术国内没有。在地质理念和技术上,中国还有很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要实现低渗透油气田的经济有效开发,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其中最重要的是技术问题。由于低渗透油气田不是构造油气藏,而是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难度很大。在勘探过程中,如何准确认识低渗透油气田的分布规律,控制其面积,寻找油气富集区,都是需要进一步探索的课题。
此外,低渗透油田往往伴随着低丰度和低压力,天然能量不足,导致油井自然产量低。因此,通过技术创新提高这类油气田的单井产量也是一个课题,否则就谈不上经济有效的开发。由于低渗透油气田开发的高成本性质,如何通过技术创新降低成本也是所有油田公司都在考虑的问题,尤其是在低油价时代。因此,如何发展高科技,攻克核心技术,也是我们国家面临的问题。
在低渗透油田面临的挑战中,长庆油田为我国低渗透油田的勘探开发提供了一些主要经验。长庆油田为我国低渗透油气田的开发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它创造性地提出了超前注水理论,通过超前注水维持较高的地层压力,建立高驱替压力体系,从而降低地层压力下降造成的渗透率损害,提高最终采收率。此外,长庆油田还创建了一套以“滚动勘探开发技术、早期油藏描述技术、井网优化技术、油藏压裂改造技术、丛式钻井配套技术、地面优化简化技术”为主要内容的超低渗透油藏配套开发技术,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低渗透油气开发技术。
在我国主要油田进入开发中后期、能源紧缺的情况下,加大低渗透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