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华反倾销案,说明了中国企业不应诉的影响是什么。
1.被指控反倾销的国家数量增加了。
目前,已有多个国家对中国出口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其中既有美国、欧盟、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也有墨西哥、巴西、智利、韩国、南非等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商品提起反倾销诉讼,范围越来越广。一些发展中国家加入了对华反倾销调查的行列。
2.反倾销案件增加了。
越来越多的反倾销案件阻碍了中国出口企业对外贸易的发展。中国已连续12年成为全球反倾销调查数量最多的国家,连续5年成为337调查数量最多的国家。
3.金额和税率都在逐渐增加。
国外反倾销给中国出口贸易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我国出口商品每年约有400-500亿元受到影响,我国产品在出口市场受到挤压,对我国产品出口造成不利影响。
外国对中国出口产品征收的反倾销税率呈上升趋势。比如1999,委内瑞拉决定采取临时措施,对中国皮鞋、人造革鞋、布鞋等鞋类征收300%的反倾销税。秘鲁65438-0996对中国鞋提起的最高反倾销税达到903.92%。2004年2月,墨西哥经济部决定恢复对从中国进口的鞋靴征收165% ~ 1105%的反倾销税。
4.产品和产业结构不断扩大。
中国被指控倾销的出口产品和产业范围越广,只要他们认为损害或将要损害其较差竞争力的产品都可以纳入倾销产品的范围。它们从过去的原材料和简单加工扩展到现在的高科技产品,几乎涵盖了中国出口的大部分产品,如鞋、电刀、打火机、农产品、电脑、彩电、相机等,涉及4000多种商品。1993-4月15,墨西哥对中国发起大规模反倾销调查,涉及10类4500多种商品,是迄今为止世界贸易史上最大的反倾销案。美国301特别条款和301超级条款先后将保护范围从一般商品扩大到劳务、投资和知识产权,诉讼范围进一步扩大。
二、反倾销策略框架分析
1.充分发挥中介协调服务的作用。
根据国外经验,商会和行业协会都是非政府组织,大多依靠行业协会牵头提起反倾销诉讼,很少有政府直接介入。
(1)商会、行业协会要真正为企业利益服务,防止成为“二政府”。
(2)要协调价格,防止和遏制“以量取胜”、粗放经营、低价竞争和不正当竞争,违者严惩。
(3)尽快建立进出口商会和行业协会的法律咨询服务部,聘请著名的国际法专家和会计师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
2.企业应对策略分析
(1)培养专业人才,积极应对反倾销案件并不可怕。虽然手续复杂,费用昂贵,但如果有效应对,或许前途一片光明。如果你不应诉,你将从此陷入困境。因此,企业应从战略高度培养经济、法律、外语等方面具有较高知识水平和专业素质的优秀国际商务人才,为应诉反倾销的胜利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持。
(2)企业应调整战略,实施国际化经营。加强对进口国的市场调研,了解进口国同类行业竞争对手的产品结构、生产规模、销售量、质量标准和价格水平,从而制定合理的出口策略。实行差别化管理,增加对进口国的互补性商品出口,减少对进口国同类产业的损害威胁,避免因盲目出口而遭受反倾销。
(3)我国许多企业存在非理性出口行为。一旦瞄准了某个国际市场,大家都会抢着当老大,竞相压低价格进行交易,亏本出口。恶性竞争不仅摧毁了一些名牌,扰乱了外贸出口秩序,而且给人以可乘之机,为国外对华反倾销提供借口,因此必须加以规范和管理。
(4)企业应建立应对国际市场风险的预警机制。要研究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需求、产能、价格走势和竞争对手信息,注意理顺出口数量和价格的关系,合理调整出口规模和价格水平;按照国际规则和惯例建立一系列生产、质量控制、环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会计、管理、进出口、投资等制度,强化自我保护意识。
(5)在反倾销过程中,企业要熟悉国际惯例,依法应对反倾销,变被动为主动。面对外国发起的反倾销调查,中国企业应该敢于应诉,合理运用规则保护自身利益。积极应对反倾销是保证扩大出口、增强产品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根据《商务部关于出口产品反倾销应诉的规定》,所有生产并向涉案国家或地区出口涉案产品的企业均为涉案企业,所有涉案企业都应积极参与应诉,以维护我国出口产品的海外市场,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我国部分出口企业虽然多次参与反倾销调查,但并未表现出积极的应对态度。一方面,企业怕困难,怕在国外打官司;另一方面,企业还是心存侥幸,觉得“大不了放弃这个市场”。过去美国和欧盟的案例告诉我们,外国企业对中国企业提起反倾销调查的种类在逐年扩大,涉案企业也在逐年增加。
3.政府应对策略分析
(1)建立应对国外反倾销的协调网络,充分发挥我国驻外商务机构的作用,全面调研东道国反倾销法律法规,随时跟踪进口国出口商品的反倾销机构,便于国内反倾销应诉协调机构和贸易商会及时有效地组织相关企业积极应诉。
(2)加强出口竞争秩序的规范,建立合理有效的出口管理机制,建立和实施重点行业和重点产品的出口制度,是减少对华反倾销诉讼的有效措施。
(3)中国政府充分利用世贸组织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加强对外谈判。政府应充分利用世贸组织反倾销协议中的规定,严格调查其他国家对中国提出的反倾销措施和调查程序,并提出异议。应通过双边和多边谈判,记录在应对反倾销中做出的做法,进一步澄清有关问题,据理力争,敦促有关国家修改认定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标准,最终取消对中国的歧视性反倾销政策和措施。要加大对外谈判力度,让更多国家了解中国,争取更多国家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为出口企业创造良好的贸易环境,从而减少国外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
(4)积极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一方面要继续巩固和发展美、日、欧等发达国家的市场;另一方面,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包括墨西哥、阿根廷、巴西、印度尼西亚、波兰、土耳其、南非等。政府应大力支持有能力的企业“走出去”,将部分加工生产能力转移到第三国,避免贸易摩擦;鼓励跨国公司向中国转移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加工制造企业和R&D机构。
(5)在国外反倾销措施中,对中国“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定位是最终结案的关键技术措施,也是他们对转型国家实施反倾销的借口。因此,只有进行深层次的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真正的市场经济体制,摘掉“非市场经济国家”的标签,才能改变西方国家的看法,取消一些歧视中国的条款。
三。结论
面对反倾销,你要勇敢面对,积极应诉。你应该弥补自己的不足,不允许其他国家做出不公正的判断。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有必要对反倾销进行深入研究,打破国外的反倾销贸易壁垒。
只要国家和企业齐心协力,积极应对,贸易中的任何难题都有解决的办法,从而更好地维护中国的外贸秩序,促进经济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