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体验,黄向阳
1982,黄向阳考上了宜昌一中,分到理科班5班。由于化学成绩突出,他在班上担任化学代表。在非常重视素质教育的市一中,黄向阳如鱼得水。他一方面认真学习各科知识,另一方面积极参加学校和班级组织的足球比赛、排球比赛、歌唱比赛以及各种集体活动。丰富多彩的活动陶冶了黄向阳的情操,培养了他良好的心理素质。五班是一个特别团结的集体,在那里他学会了尊重他人和团队合作。
尤其是班里开设的哲学课,让黄向阳受益匪浅,教会了他如何思考,如何辩证地看待问题。多年以后,每当黄向阳回到自己在一中的学习生活时,总会感叹,正是这段关键学习阶段的教育经历,让他的身心健康成长,对他以后的职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考1985,出于对化学的热爱,黄向阳在老师的鼓励下,毅然填报了当时国内最好的大学——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当年9月,黄向阳如愿以偿,进入了学校最好的化工系,最好的专业化工专业。
在象牙塔里,黄向阳依然活跃。他积极参加各种文化和体育活动,曾在学校聚会上表演相声。学习成绩也很优秀,多次获得一、二等奖学金。大二时光荣入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大三大四连续两年担任班长,组织管理能力得到锻炼。
从65438到0989,黄向阳本科毕业,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大连物理化学研究所,开始了他的工作生涯。
在繁忙的工作之后,黄向阳没有停止他的研究。1992考入中国科学院在职研究生,三年后顺利获得理学硕士学位。
在实验室工作期间,黄向阳主要从事中空纤维气体分离膜技术的研究。他坚持写作,发表了多篇论文,4项研究成果获得国家专利。
1996,受单位委派,黄向阳到大连下辖的瓦房店市松树镇担任党委副书记。在那里,他了解社情民意,以及基层工作面临的复杂挑战和困难;他结合当地情况撰写调查报告,努力为加快经济发展献计献策。他充分发挥来自研究所的优势,力所能及地帮助当地企业解决科研难题,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好评。
从65438到0997,黄向阳被借调到科技部高技术司能源处。他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努力完成借调期间的各项任务。回到大连理化学研究所后,升任科技主任、学术委员会委员,后担任主任助理。2003年升任副局长。在此期间,黄向阳积极参与探索院创新机制的建立,完善科研评价体系,参与学科规划和组织学科、实验室的调整,配合领导小组,确保化工院圆满完成了知识创新工程一期、研究所期间运行考核和知识创新工程二期的各项任务。
还积极参与科技成果及产业化、知识产权转移转化、质量保密、科研院所基本建设、基础运营、信息化等工作。2004年,黄向阳被评为全国专利工作先进个人;2005年、2006年,中国科学院获得省市、企业合作先进个人一等奖。
在担任副所长期间,黄向阳协助所长工作,促成了大连市科技合作重点项目——中国科学院与大连科技创新园的签约,使该所科技创新成果更好更快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在中科院大连科技园建设过程中,他与该院燃料电池研究团队一起,成功吸引了上海汽车集团和江苏四通集团的投资,并在此基础上成功申请了燃料电池国家工程中心的建设任务,为燃料电池产业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7年,39岁的黄向阳迎来了职业生涯的里程碑。今年6月,他被任命为该所党委副书记、副所长后,履新刚一个多月,就被调往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任所长兼法人代表,主持中心全面工作,负责战略规划、科技工作、国际合作和产业发展等工作。
他投身于科研信息化事业,致力于服务互联网基础资源的行业体系。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成立于1995。是中国科学院信息化持续建设、运营和服务的依托单位,是国家互联网基础资源运营管理机构,是先进网络和高端应用技术R&D基地,是国内外先进科技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信息化科研管理的开拓者、推动者和参与者。
2011起担任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主任,保障国家域名和IP地址的规范发展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和挑战。黄向阳紧紧依靠业务主管部门工信部和组织管理部门科学院,实现国家域名的稳步发展;他积极倡导服务中国互联网行业、社区和网民,不断改善用户体验,提升中心的服务能力。2012年2月召开的第六次工作委员会讨论认为,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在国家网络基础资源注册管理、运行维护、技术研发、数据研究和国际交流等方面取得积极成绩,为我国互联网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