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电动平衡车」真的适合儿童吗?
购买时要向经营者索要发票或其他购物凭证,作为日后维权的重要凭证,同时要采取相应的儿童安全保护措施。
近年来,国内电动平衡车厂商嗅出了儿童玩具的巨大购买力和盈利空间,纷纷尝试生产更符合“玩具特性”的“儿童电动平衡车”,并通过电商渠道销售,突出其智能、娱乐、时尚等亮丽功能。
但是,“儿童电动平衡车”属于国家规定的婴儿车玩具吗?安全性能对孩子可靠吗?电动车质量问题造成的人身伤害能否得到实实在在的赔偿?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对于电动平衡车的一系列质量、安全、风险预警问题,生产厂家和销售者都保持沉默,含糊其辞。父母盲目跟风的背后隐藏着隐患。
儿童电动平衡车事故频发,却依然火爆。
在社交平台“小红书”上,说到儿童电动平衡车,几乎没有关于玩具使用的排名和消费评价。取而代之的是父母拍的“受伤照”。照片令人震惊。一些孩子摔断了腿,头部受伤...都是孩子骑电动平衡车不小心造成的。
网友“孩子的碎片”说,“我女儿玩邻居的平衡车,在拐弯处没有掉头,撞上了路牙。因为后劲大,孩子瞬间飞了出去,摔在地上,造成手骨骨折。”该网友称,孩子在北京积水潭骨科医院住院期间,医生告诉她,有很多孩子因为电动平衡车受伤,不得不做手术。“我孩子比较轻,大部分是粉碎性骨折,大腿腿直接骨折。”
令人担忧的是,虽然类似的质量安全问题频频被曝光,但电动平衡车在儿童中的销售依然火爆。在“某宝”上,千元以下的儿童电动平衡车最受欢迎,某知名平衡车已售出3000多辆。购买时,很多家长关心的是“孩子容易上手吗?”电池寿命有多长?音效和灯光怎么样?“至于安全,有没有资格证,怎么做好骑行防护,频率不高。
中消协在最近的一项调查中发现,商家对产品的概念是先入为主的。“从电动平衡车的销售页面来看,大部分都是青少年,甚至直接把产品描述成‘智能儿童’平衡车。”这些无疑会误导家长对“玩具”这类产品的理解,玩具看似容易娱乐,让家长放松了消费警惕。
此外,商家一再强调,这种平衡车“非常安全,容易操作,并配有相应的护具。”记者发现,几乎所有的网商在介绍产品时都没有提供安全驾驶指南,并要求成年人看管。对于产品的售后保障,基本的回应是“如有产品质量问题,可寄回厂家保修”;关于事故责任,回答闪烁其词,孰轻孰重。只强调“产品非常安全,不会出事。请放心购买。”
电动平衡车有什么危险?大部分消费者都被骗了。
在中消协发布的消费警示中,“电动平衡车产品存在属性、适用场景不明确等问题,上路行驶存在较大交通安全隐患。电动平衡车不是玩具,不建议给更小的孩子买。”
首先,产品资质待定。电动平衡车作为“进口产品”,并未被列入国家3C认证范围,不需要具备玩具3C的资质。只有通过CMA\CNAS认证才能进入电商业务。市场均衡的电动车性能标准良莠不齐,没有遵循统一的资质标准。厂家可以随意修改加速。
今年4月,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对电动平衡车产品质量进行了监督抽查。抽查电动平衡车18批次,* * *检出不合格产品5批次,均来自电商,涉及凤凰、联想等品牌。在“超速保护、低功率保护、斜坡停车容量及保护、充电锁”等安全性能指标上大多不合格。由于没有严格完善的事前准入机制,目前的电动平衡车市场比较混乱,隐藏的使用风险仍然很大。
其次,很多功能设计不符合儿童安全标准。中消协指出,这类产品的速度在8km/h以上,已经超过了婴儿车的安全速度。而且没有扶手,上身不固定,需要靠重心的轻微变化来调节。平衡车的停止、前进和转弯都是由车身的前后左右倾斜来控制的,这就要求骑行者有很高的车身控制和平衡能力,其安全性和稳定性远低于电动自行车。
虽然商家宣称5岁以上的孩子都可以使用,但是年龄较小的孩子因为身体协调平衡功能还没有发育完全,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不足。平衡车如果速度太快,消费者尤其是儿童很难平稳控制,容易因为失去重心而摔倒。中消协表示,出于安全和健康考虑,不建议家长给年龄较小的孩子购买。
专家提醒,对于学龄儿童来说,如果真的想尝试电动平衡车,记得匀速慢慢走,不要盲目追求“飞行感”。同时也不能忽视安全防护,要佩戴头盔、护膝、护肘、护腕等防护装置,减少坠落造成的伤害。此外,家长也要做好看护和监督工作,选择宽阔平坦的锻炼场所,了解平衡车的性能和危险信号。儿童只能在他们的监护下乘车。
发生重大事故如何维权?家长要做好这些作业。
目前玩具商家把电动平衡车当“玩具”卖合法吗?在这种情况下购买产品,消费者的权益能否得到保护?安徽大森律师事务所综合业务部主任吴律师说:“这是一种违法行为。根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侵权责任法》等相关法律规定,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对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商品和服务,应当向消费者作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并说明和标明正确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的方法。”
吴律师指出,在儿童电动平衡车的销售过程中,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不得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因经营者利用虚假广告或者其他虚假宣传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
在网络交易平台上,平台不能提供销售者或者服务者的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的,消费者也可以向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要求赔偿;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作出更有利于消费者的承诺的,应当履行承诺。“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赔偿后,有权向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追偿。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销售者或者服务者利用其平台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应当依法与销售者或者服务者承担连带责任。”吴对说:
消费者在购买时,一定要查看产品标识是否齐全,包括生产厂家名称、地址、产品名称、型号、安全警示等。,即使商家声称拥有3C等资质证书。吴提醒,购买时应向经营者索要发票或其他购物凭证,作为日后维权的重要凭证。同时,根据以往的事故经验,吴认为应注意三个方面的安全问题。“首先是跌倒的危险,这基本上是儿童中最高的意外。第二是火灾和爆炸的危险。国内外已经发生多起电动平衡车起火爆炸事故。第三是触电的危险。电动平衡车充电口可能有触电危险。尽量不要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