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双创”的内容
“双创”活动是指全国各地城市、企事业单位的两项创建工作。
2015年6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之后,“双创”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在这次会议上,决定鼓励地方政府设立创业基金,对众创空间等写字楼和网络给予优惠。对小微企业和孵化机构给予税收支持;投贷联动、股权众筹等创新融资方式;取消阻碍人才自由流动和自由组合的户籍、学历限制,为创业创新创造条件;大力发展营销、金融等第三方服务,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搭建信息技术平台。
开放分类:文化、建筑、口号、文明施工?
双创活动,主要是指党的十六大号召各行各业以“再创佳绩,再上新台阶”为主题的争创活动。每个行业提出的“双创”口号和目标都不一样。
比如,一个城市可以把双创定位为“创建卫生城市和精神文明先进城市”,一个企业可以把自己定位为创建名牌企业和名牌产品。不同的组织有不同的定位。总之要对应创造新业绩,创造新水平的总方针。
扩展数据:
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简政放权改革将为市场主体释放更多空间,让国人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实现精神追求。这是本届政府一直努力的方向。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精神,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国务院同意建立由发展改革委牵头的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联席会议的职责包括:在国务院领导下,统筹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相关工作,研究协调《意见》实施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加强对《意见》实施的指导、监督和评估;
加强有关地方、部门和企业在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方面的信息沟通和相互协作,及时向国务院报告相关工作进展,研究提出政策措施和建议;完成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任务。
对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来说,“专业人士”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市场经验培养成长起来的。“双创”可以让人的奇思妙想成真,涌现出更多的“专业人才”,让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更好地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另一方面,采取包括“双创”在内的各种方式,允许和鼓励全社会发挥创造力,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有助于社会最终实现繁荣。
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在各地各部门的认真落实下,业界学界纷纷响应,各种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有力激发了社会活力,释放了巨大创造力,成为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
参考:百度百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