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任安徽工业大学法法学院领导。

院长,徐德新,1957+00年6月出生于安徽庐江,1982年6月毕业于安徽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学位,6月在中国人民大学做访问学者1990-191。现任安徽工业大学经济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文学院院长、安徽省经济学会理事、安徽工业大学公司运营与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安徽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被评为学校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宝钢奖获得者,安徽工业大学名师。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制度分析、契约和企业理论。1990以来,在《中国经济问题》、《经济学家》、《经济趋势》、《经济科学》、《金融问题研究》、《社会科学前沿》、《学习与探索》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在企业理论方面,提出了“企业安排的三维替代”、“控制权的公共领域”、“国有经济中的委托人问题”、“集团委托与主动代理”等假说。近年来基于制度经济学对政府规制进行研究,发表多篇论文,主编《政府经济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提出“规制实施者多元化”的命题。

主要研究成果被博士学位论文、CSSCI引用数十次,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中国选举与治理网转载等多种报刊。1994、1997获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1获2006年、2009年安徽省政府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

科研方面,主持和参与多项省部级项目,包括:参与国家社科基金(排名第三)、主持教育部规划基金、教育部专项、安徽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参与4项教育部规划基金(排名第二)。

张宏根,男,出生于1968,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法与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安徽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中心常务副主任。安徽省优秀德育工作者、模范教师。目前兼任安徽省马克思主义学会常务理事、安徽省社会学学会理事。主要课程有自然辩证法概论、社会心理学、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研究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生就业指导(本科生)。主要学术论文包括《风险社会中的恐慌政治及其技术过程》、《马克思主义技术伦理及其当代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文化模式及其构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课程文化模式的构建》、《技术官僚时代的道德恐慌策略及其悖论》、《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高校和谐德育的理念与实践》。著作和教材有《社会转型时期的合法性研究》、《当代西方政治思潮》、《大学生心理基础》等。主持并参与了《大学生道德人格边缘化研究》、《大学生教育管理预警系统与危机干预机制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优化设计与应用研究》、《马克思主义技术伦理学及其当代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等课题。参与研究成果“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获2008年惠州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和校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曹世华,男,出生于1963,上海人。本科学历,法学学士。现任安徽工业大学条法学院教学副院长、法学教授、知识产权中心主任、硕士生导师。中国知识产权学会高级会员,安徽省法学教育学会副理事长,安徽省民商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安徽省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他还是马鞍山市政府法律顾问团成员、马鞍山市人大常委会司法监督顾问、马鞍山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先后获得“安徽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安徽省模范教师”、“安徽省优秀中青年法学专家”首届候选人、“宝钢优秀教师”、马鞍山市首届优秀法律人才、“安徽工业大学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