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去世,享年91,群星发声哀悼:一路走好,课本里还记得他吗?

说起袁隆平,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一生成就无数,是真正的全国冠军。正是因为袁隆平为代表的几代人的毕生奋斗,这才是“救命之恩”的大恩大德。他把一生都献给了这项事业。这位为全国人民解决了温饱问题的科学家,必将永垂不朽,值得人们终生敬仰和怀念。

袁隆平1930,袁隆平出生。他十几岁的时候,中国还在遭受侵华日军的侵略,遭遇百年一遇的饥荒。袁隆平年关将至,新中国遭遇了建国后最大的一次缺粮——“三年自然灾害”。被饥荒深深触动的他,毅然决定放弃红薯、西红柿的育种和种植,投身于杂交水稻的研究,这在当时的世界上还是一片空白。

此时的袁隆平是高材生,中国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毕业生,在湖南安江农校有一份体面稳定的工作教书。为了让大家“有饭吃”,袁隆平放下一切,从头开始。1964年,袁隆平在稻田里发现了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经过人工授粉,产生了第一代雄性不育株。

1966年,袁隆平的第一篇论文《水稻雄性不育》发表,推翻了米楚林和李森科的“无性杂交”理论,这在以前被世界视为经典。1972年,杂交水稻被正式列为国家重点科研项目,1973年,袁隆平团队成功培育出三系杂交水稻,亩产从30%提高。对我们这样的国家来说,食物就是生命。更多的食物可以拯救更多的生命。袁隆平才是救了命的人。

20多年来,他带领团队攻关超级杂交稻,分别于2000年、2004年、2014年实现了每公顷10.5吨、12吨、13.5吨、13.5吨的规模化示范。新育成的第三代杂交水稻三优1号,2020年双季晚稻种植平均产量911.7公斤,二代杂交早稻平均产量619.06公斤,年产量1530.76公斤,实现了水稻亩产3000公斤的重点目标。

袁隆平获得过20多个奖项,除中国颁发的奖项外,还获得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粮食奖基金会、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家或国际组织颁发的奖项。袁隆平成功研发了三系杂交水稻、两系杂交水稻和超级杂交水稻。同时提出并实施了“三熟四高工程”。2018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称号。

袁老一生追随父母对他名字的厚望,不仅过着平凡的生活,还从事着伟大的事业,在为科学和人类发展的奉献中奋斗了一生。对事业的热爱让一个人望尘莫及,从来没有所谓的“暂停键”。

我们缅怀和纪念袁隆平,不仅是为了纪念他个人,更是为了感谢千千对中国粮食事业的贡献。袁隆平生前也说过,他的成绩属于团队。广义来说,除了袁老的团队,还有一个团队。所有为杂交水稻研究奉献了青春和事业的人,都是我们需要感谢的人。

袁隆平去世,享年91。5月22日,“* * *和国家奖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2026年5月22日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他和他的团队成员一起讨论双季稻亩产3000斤重点项目的实施方案。

老人带着对生命中最后一个科研目标的希望和对他一生热爱的杂交水稻事业的无限眷恋,永远离开了我们。袁隆平是我国杂交水稻研发的先驱,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是这些研究者的代表和精华。他不仅属于自己,更代表了他的团队,更代表了所有为千千而努力的科研人员,更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那就是不畏艰难,战胜一切困难,追求真理,造福人民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我们在缅怀袁老的过程中获得的最大意义。

袁隆平去世的消息公开后,娱乐圈多位艺人发声哀悼。安德鲁写道:“爷爷,你的功德无量,你说的一切都显得单薄。连你都不好意思留下来。”发文:“国无平等,元爷爷一路走好”“地动山摇,同胞皆平安健康”。福说:“袁爷爷,谢谢您让我们大家吃饱。爷爷,走好。”。

Jackson Yee发消息:“元老永哀”。安吉尔写道:“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但我还是不愿相信。感谢你的到来,袁老。走好。香港著名女演员惠英红说:“袁大师,你的功德将永远流传于世,我们将永远记住你!旅途愉快!

除了以上明星,还有马克、钟欣桐、冉莹颖、贾玲、安德鲁、潘粤明等人纷纷在网上发帖悼念袁老的离去。除了明星,几乎所有在这一天上网的人都有一颗悲伤的心,面对着自己不愿意面对的现状。我相信袁老在送走这么多人后,会在天堂感到欣慰的!

袁隆平一直有一个梦想,高产水稻高于高粱。稻穗像扫帚一样长,谷粒像花生一样大。袁隆平爷爷在早前的采访中说:现在不算长寿,但现在已经100多岁了。真的很遗憾。像袁老这样的民族英雄,是最令人敬佩的偶像。虽然我们不能对他说谢谢,但他留下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