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刑结束了,派出所一直给我打电话。

第一,为什么缓刑结束后每年都要去派出所?

1.缓刑期满后,去当地派出所(执行你缓刑的机关),机关会宣布缓刑已执行完毕,不再执行原判刑罚,然后撤销档案,表示缓刑已执行完毕。2.这种情况,应该没必要再举报了。建议找当地公安机关解释清楚。

缓刑(刑事语言)

缓刑又称缓期执行,是指行为人触犯刑法,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先予定罪,暂不执行。罪犯在一定考验期内接受特定检验机构检验,根据罪犯在考验期内的表现决定是否适用特定刑罚的制度。

范围

缓刑适用于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数罪并罚决定执行的有期徒刑,其中一罪判处缓刑的,应当增加吸收原则,使缓刑不再执行)、拘役、中长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累犯以及犯罪集团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另外:死刑缓期二年执行通常被称为“死缓”,是监禁的意思,要注意区分。

不适用的情况

四种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一般不适用缓刑。

2007年4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了新的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司法解释,对侵犯知识产权犯罪适用缓刑进行了规范,并通过列举进一步明确:缓刑一般不适用四种情形。

根据这一司法解释,侵犯知识产权罪符合刑法规定的缓刑条件的,依法适用缓刑。但司法解释也明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般不适用缓刑:因侵犯知识产权受到刑事处罚或者行政处罚后,再次侵犯知识产权构成犯罪的;没有表现出悔恨;拒绝交出违法所得的;其他不适合缓刑的情形。

累犯和犯罪集团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刑法修正案八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四条规定:“对于累犯、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被宣告缓刑的罪犯,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遵守法律和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二)按照规定定期向执行缓刑的机关报告活动情况;

(三)遵守检查机关关于接待来访人员的规定;

(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在假释环境下,剥夺政治权利仍然是从缓刑结束开始执行。符合主刑的条件。

第二,缓刑解除后还需要去派出所吗?

需要去警察局。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六条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由公安机关进行考察,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应当予以配合。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的,缓刑考验期满,原判刑罚不再执行,并将公开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