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签订合伙合同

一、如何签订合伙合同

合同的签订一般应基于双方的约定,即意思表示一致。订立合同的过程是双方当事人使自己的意思表示趋于一致的过程,这在合同法上称为要约和承诺。在签订合伙协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合同合伙人退股及责任的相关规定1。出资明细,以及按照每个人出资多少如何分红。2.议事规则,规定如何讨论重大问题。3、责任细节,协议内容人人负责,如果落实。4.退股机制,规定合伙人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退股,退股时如何计算资本。(二)解决意见分歧1。对于经营方向错误后的调整计划,可以约定是否改变经营方向或执行策略。2.对于分歧的解决方案,可以约定是直接投票表决,还是与专家协商论证后再解决。(三)经营项目的计划利益分配和责任1。合伙企业主要经营哪些项目?2.如何分阶段推进商业项目?3.运营项目收益如何分配,失败如何承担责任。4.商业项目在什么情况下应该终止?简单来说,一方向另一方提出要约,并给出具体条件。如果对方接受要约,本合同将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订立。合同是双方意志的表达,不能有违背一方意志的行为。同时,双方要详细研究合同内容,避免后续可能发生的情况。法律依据:《合伙企业法》第十九条经全体合伙人签字盖章后生效。合伙人按照合伙协议享有权利,履行义务。修改或者补充合伙协议,应当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但是,合伙协议另有约定的除外。合伙协议未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事项,由合伙人协商决定;协商不成的,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

二、创业团队的合伙协议怎么签?

首先,创业团队的组织形式是公司,基本不采用合伙的法定形式。合伙企业与公司的最大区别在于,公司的股东对公司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而合伙企业的合伙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当然,合伙分为普通合伙和有限合伙,这里不具体进行。但是因为大家习惯叫合伙,所以以后只要是Z律师的文章,合伙业务就是公司业务,股东叫合伙人,股东协议叫合伙协议。

合伙协议,具体到不同创业团队、不同行业、不同项目的合伙人结构,有不同的条款。今天我们只谈一些我认为应该是标准的合伙协议条款。

合伙协议的重要性可能一瞬间就觉得很重要,但是很多创业团队在我介入辅导之前都没有签合伙协议,都认为努力工作,把事情做好最重要。一般来说,能一起创业的基本都是好同学,老朋友,哥们。总的来说,没有问题,没有什么不能谈的,但正是因为这种错误的观念,才导致了很多事情的发生。人的心理就是趋利避害。当他们看不到利益的时候,什么都不重要,但是当利益出现的时候,哈哈,一切都重要了。

合伙协议在最高层面上是创业团队的章程,换句话说,是合伙人之间的游戏规则。其价值不仅在于保护和规范合伙人之间的权利义务,还在于保护创业项目。所以创业团队一定要充分重视合伙协议。

现在来详细说说合伙协议的格式条款。

1合作背景

合伙背景很容易被忽略,但却是最基本的。阐述合作背景是对合作伙伴合作所基于的资源整合的分析,以及对各自角色和对项目贡献的梳理过程。

2创业项目概述

创业项目是伙伴关系的载体。在开始工作之前,总是要搞清楚要做什么,要做什么,包括项目类型、业务范围、领域、定位、运营模式、项目推进计划、发展愿景等。

3出资

出资方式。法律规定的出资方式包括资本、土地、厂房等不动产、汽车等各种动产以及专利、商标、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在创业实践中,有人投资技术、特定服务或特定资源。那么,这种出资形式可以吗?法律明确规定不能以劳务作为出资方式,我认为特定的资源和未估价的技术也是不允许的。但是创业实践中真正需要做的是什么?那么就需要通过条款进行技术处理和合法化。

出资期限。投资期限包括资金到账和动产、不动产物权的转让。在创业团队中,常见的转移是知识产权的转移。明确约定出资方式和到账期限,保证合伙人合作资源同步到位,保证创业项目顺利进行。

4权益比率

一般来说,出资比例代表股权比例。但其实我辅导的很多创业团队都不是这样安排的,因为很多时候只考虑资金因素,不考虑合伙人对项目的综合贡献因素和价值;而且在做股权结构的时候,一定要考虑股权激励池、未来的融资以及引入新合伙人的股权持有。所以在股权比例条款中,不能做约定俗成的约定,有没有控股的情况要特别明确。

5劳动分工

从分工上来说,应该不难。合伙人在决定共同创业的那一刻,都应该对彼此的分工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界定,但还是应该以书面形式固定下来。应该确定谁是首席执行官、首席技术官和首席运营官。明确分工的重要性还与项目中合作伙伴的责任直接相关。完美的合伙人团队结构是背靠背,各有各的一面。你做你的事,我做我的事,这是书面确定的,也是决策权限的依据。

6损益承诺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条款,其意义不言而喻。合伙不能只谈感情,感情不能当饭吃。所以盈亏要说清楚,包括利润怎么分,亏损怎么承担。原则,规则,程序,应该是君子面前的小人。

7工资

创始合伙人一般不拿工资。如果想获得报酬,可以借鉴谷歌等模式。创始人每月获得象征性的1美元工资。这个条款可有可无,但是在开始IPO的时候,回头看看坚持拿象征性工资的辛苦岁月,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当然,对于需要获得报酬的合伙人,还是要做出具体约定。

8金融

创业团队的财务一般都很不规范,没有专职或者会计人员。这时候虽然没有专业人员,但还是要规范资金的保管、支出、记账、监管。

9决策和投票

毫无疑问,合伙人依法享有合法的股东权利。但是,创业的不确定性决定了其决策权和投票权必须是不同的,必须引入发散性投票规则。创业团队需要一个核心,这个核心就是CEO、老板、带头大哥。所以,在创业项目和团队重大事项的投票方面,要赋予CEO重要性甚至否决权,但同时,做老板,也要承担责任,为自己的决策行为负责;对于专业性的问题,比如产品功能和定位,CTO首先要对合作伙伴的意见负责。如果其他合伙人不同意,CTO坚持,此时,如果CEO支持CTO的意见,CTO会继续执行,但CEO和CTO承担连带责任。

10股权到期

讨论股权到期机制问题非常重要。Z律师在之前的文章《Z律师的观点:创业团队的股权结构设计》中已经有所概述,这里不再赘述。

11股权稀释

为一个创业项目融资时,股份必须被稀释。一般来说,创始人的股份是按照股份比例平均摊薄的,但也有不平均摊薄的情况,也有代表他人持股的特殊情况。所以对于股权的稀释,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具体的安排。

12创业项目保障

创业项目是合伙人的心血,是合伙人的宠儿。但是,普通合伙协议容易忽视对创业项目的保护。

在创业过程中,创业团队很容易因为各种分歧分崩离析,有的合伙人退出,带走创业中积累的技术、知识、经验、模式,另起炉灶。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我一般会要求创业团队在合伙协议中加入保密、竞业禁止、禁止同行、完全承诺和商业模式保护条款。商业模式保护条款相对较少。在美国,商业模式是受法律保护的,但目前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不包括商业模式。但是,法律没有纳入保护范围,不代表不能约定。所以我一般要求增加商业模式保护条款,即明确规定创业项目的商业模式。凡另起炉灶或漏水的,都要承担违约或赔偿责任。

13股权转让、退出和准入

为了保证创业项目的稳定性,一般禁止合伙人对外转让股份。

在创业的过程中,有些合伙人因为各种原因退出,因为项目引入新的合伙人,都是很正常的。但是退出和加入合伙人的规则一定要很好的理解,否则对项目的影响会非常大,甚至是致命的。这里需要对允许的理由、退出流程、准入条件、投票和退出的流程进行详细约定。

14清算

清算条款也很重要。创业项目虽然想成功,但也要考虑可能的失败,规定创业失败后对合伙企业和财产的清算程序和规则,特别是对创业过程中获得的知识产权成果的清算。

好了,以上是总结的重要标准条款,仅供大家参考。

参考资料:

象牙塔商业经典,真正的商业问答社区。

三、两个人合伙创业,股份怎么分配比较合适?

1.公司成立前,可以签订协议,明确双方的出资额和持股比例;

2.如果他出资,可以得到相应的股份。如果他没有贡献,你可以根据他的贡献付给他报酬。

3.您还应该与所有参与或工作的人签署保密协议,以防止商业秘密的泄露。1,两个人合伙创业,为避免后期不必要,建议股份分配方式以真实出资比例确定。如果一个股东以非货币方式入股,最好的方式是对非货币资源进行定价,以双方协商的价格作为股份。如注册资本为1万元,其中一方以非货币方式作价20万元,另一方不追加货币出资,则两者。2.为了平衡两个人的业务能力和资源对业务的不平等贡献,可以通过薪酬提成的方式来弥补两个人的能力和资源的不平等贡献,进而平衡两个人的矛盾和利益冲突。3.关于如何实现全面控制的话题,公司法传统上是以股权比例为基础来界定的。比如持有67%的股份被认定为绝对控股,具有完全话语权的优势,51%被认定为拥有相对裁决权,34%被认定为必须招揽决策的人。除非公司章程和合伙协议另有约定,持有公司67%的股份,基本可以做到任何决策的绝对独裁。因为标准版的《公司章程》和《公司法》规定“重大决策必须获得2/3票数”,67%刚好在2/3投票权以上。

四、创业团队的合伙协议怎么签?

可以去E-deed在线合同定制,里面有专门为创业者定制的合伙协议。可以免费生成一份,看看是否适合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