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概况

戏剧系

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是全国唯一一所培养粤剧艺术家的高职院校。戏剧系是在具有半个多世纪历史的广东粤剧学校粤剧专业的基础上建立的。50年来,培养的粤剧艺人遍布粤港澳和东南亚。

戏剧系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经验丰富,常年邀请、、、小、、梁建中、、于、何杜中、麦玉清、欧开明、于勇、郭凤女等戏剧艺术家来校任教。

戏剧系积极探索各种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教学模式,因材施教,因时制宜,课堂教学与项目教学相辅相成。同时,戏剧系与学院合作,积极争取社会支持,努力解除学生及其家长的后顾之忧。粤剧表演专业(专科)免交学费,与广东粤剧学院签订定向培养协议,让学生入学就能找到就业机会。

目前戏剧系开设粤剧表演、粤剧音乐、曲艺表演(粤剧唱腔)三个专业,其中粤剧表演是全国首批职业院校国家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

粤剧表演专业主要教授“唱、做、打”的舞台表演技巧及相关理论知识,为各粤剧团和地方文化馆培养有特长的演员和文艺骨干;粤剧音乐专业教授民乐表演、粤剧伴奏、合奏、独唱等专业技能及相关理论知识,为各类粤剧团体培养专业伴奏人员,为社会文艺团体、文化机构培养专业文艺骨干;曲艺表演主要为各曲艺团、曲艺俱乐部培养专业演员,为各文化单位培养多方面的专业干部。

戏剧系将继承优秀办学传统,以粤剧人才培养为主导,推动潮剧、雷剧戏、广东汉剧、客家山歌戏、采茶戏等广东稀有剧种的高层次艺术人才培养。通过在校内建立非遗传承基地和粤剧研究中心,开展广东地方戏艺术研究,构建广东地方戏教学、创作和传播体系,为传承岭南文化和港澳台及国际文化交流发挥积极作用。

舞蹈系

舞蹈教育是我院传统教育领域之一。舞蹈系的基础是1959创办的全国重点中专广东舞蹈学校中国舞、交谊舞、歌舞专业。

广东舞蹈学校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二所专业舞蹈学校,在5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创造了四个全国第一:1987开设了全国第一个现代舞专业;1996,开设全国首个中专学历国标舞专业;2001,开设全国首个东方舞蹈学院专业;2008年成功申请国家科研项目,成为全国中专零突破。广东舞蹈学校为中国的舞蹈教育和文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师生多次在文化艺术院校奖项——“李涛杯”舞蹈大赛、全国技能大赛、岭南舞蹈大赛及国内外各类全国性舞蹈比赛中获奖。

舞蹈系现设有三个教研室:基本功教研室、民族舞蹈教研室、综合教研室。现有教师72人,大部分是毕业于国内著名老牌名校的高材生,其中本科学历44人,研究生学历5人。舞蹈艺术家陈乔、舞蹈理论家教育家李正毅、舞蹈艺术家教育家马跃都是我系的特邀专家。

目前舞蹈系开设的专业有中国舞蹈表演、歌舞表演、国际标准舞、舞蹈与礼仪。有六年制、五年制、四年制、三年制中专、三年制大专、五年一贯制,在校生1,000余人。

舞蹈系拥有国内一流的教学设施和设备。学校现有3个剧场,包括1栋舞蹈教学楼和64个舞蹈教学教室和排练厅,其中交谊舞排练厅占地1.500平方米,具有交谊舞室内表演和比赛功能。

舞蹈系致力于构建以中国古典舞、中国民间舞、外国民间舞为基础,以岭南舞蹈为特色的中国舞蹈教学体系。以竞赛与舞台表演相辅相成的交谊舞教学体系,强化中国舞、交谊舞等舞蹈核心专业,拓展舞蹈与教育、舞蹈与旅游、舞蹈与体育、舞蹈与科技、舞蹈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舞蹈延伸专业。

在人才培养上,坚持理论与实践、产学研相结合,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独立意识的培养,使学生掌握必要的舞蹈基础理论知识,具有扎实的舞蹈表演技能,具有较强的舞蹈表演能力、创作能力和一定的舞蹈教学能力,开辟学生上升通道,拓宽就业。

音乐

音乐系现有教职工41人,其中副教授5人,讲师25人。目前有声乐表演、民乐表演、键盘表演三个专业。键盘表演专业开设的“舞蹈钢琴伴奏”和“合成器伴奏”课程在全省独树一帜。民乐表演专业依托我院岭南音乐教学的独特优势,声乐表演专业传承我院歌舞并重的教学传统。

社会文化系

社会文化系随着学院的成立而成立,并在成立当年招收了第一批文化职业管理专业的大学生。社会文化部门的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的音乐舞蹈、歌舞专业。

社会文化系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目前系内教职工近30人,本科学历65,438+000%。它聘请了多年从事社会文化管理的老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

社会文化系的人才培养理念是“知识驱动能力,能力促进就业”。在具体教学中,“与社会零距离”,“与技能零距离”。依托省文化厅社会文化系统校外资源优势,督促学生提前具备社会文化管理业务技能、专业思维和领导科学眼光;学校依托舞蹈、戏剧、音乐、艺术设计等艺术优势,全面提升学生艺术素养和专业特长,为广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输送后备人才。

文化事业管理专业是社会文化系的核心专业,分为音乐舞蹈和社会文化产业管理两个方向。培养具有扎实艺术理论、创新能力、国际视野、一定艺术表达能力和创意策划能力,适应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要求学生掌握文化事业管理的基本知识,了解文化宣传管理的政策法规和知识产权法律知识,掌握文化营销、品牌运营与管理、文化项目策划与管理、各类文化活动的策划与组织、文化创意和媒体策划的基本技能。

文化事业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社会文化产业管理、管理学、广告创意与策划、文化营销、艺术概论、中国文化概论、公文写作、实用交际、各国文化事业与产业、西方音乐史、音乐欣赏、艺术作品欣赏、影视表演、舞蹈人物、中国文化产业政策法规及典型案例分析。

社会文化部将不断充实师资队伍,改善教学环境,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办学质量。根据我省文化建设发展的需要和办学条件,设置新的专业,优化专业结构,为社会文化发展培养更多更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

艺术与设计系

教学硬件部拥有独栋教学楼,包括多媒体教室、PC机房、苹果机房、模型制作室、图片展示室、印刷室、设计室、服装实训室、灯光实训室、摄影实训室、化妆实训室。

师资队伍有11名教师,其中专任教师7名,一线兼职教师4名,均为高学历,双师型。他们有的既有一线教学经验,又有艺术团的实践经验,有的毕业于一流艺术院校,在艺术设计行业做了多年的自由职业者,有的刚出校门却在业内崭露头角。

专业设置我系的特色定位是为舞台艺术服务,“围绕舞台”的专业设置是我院基于50多年办学积累和行业优势的特色定位。设计人才、表演人才和管理人才三足鼎立,形成了我院特色专业群。目前艺术设计系设有艺术设计(包括舞台设计、灯光设计、形象与服装展示设计)、多媒体设计与制作、装饰艺术设计(包括视觉媒体、室内设计)等专业。其中灯光设计是我省唯一。

人才培养培养全面发展、文化底蕴深厚、具有创新意识、满足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需求的复合型艺术设计与策划人才。我们将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自主设定学习目标;学会合作:具备沟通能力,能够合作完成既定工作;学会生存:具备高超的专业技能,具备职业迁移能力;学会做人:有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面对舞台艺术表演团体、文化馆、演艺设备公司、艺术活动培训中心、文化娱乐机构、文化产业机构、设计企事业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