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专利及商标局的最新动态

近年来,专利申请量不断攀升,复杂性亦日趋加大,导致USPTO的待审积压量一直居高不下,2007年更是达到近76万件,创历史新高。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确保审查质量,USPTO采取了多项举措。

1、推行“专利审查高速公路”项目

“专利审查高速公路”(PPH)是指,当首次申请局(OFF)就某件申请的权利要求作出可获准/可授权决定时,申请人可就相应申请向二次申请局(OSF)提出加速审查请求,OSF则可利用OFF的检索与审查结果。通过这种方式,申请人可以更便捷地获得海外专利授权,各局之间亦可实现检索和审查结果的相互利用,减轻自身的工作负担。

鉴此,USPTO决定与EPO以及日本、韩国、英国和加拿大等局合作,大力推行该项目。其中,与日本的PPH项目已于2008年1月正式实施,与英国和加拿大的PPH项目也已进入试行阶段。

2、加强PCT申请检索和审查方面的国际合作

为提高专利审查效率和质量,集中更多精力处理已大量积压的国内申请,USPTO于2005年开始与澳大利亚知识产权局合作,由澳方为其提供PCT申请的检索和审查服务。2007年,澳大利亚知识产权局***为USPTO处理了近1,200件不同技术领域的PCT申请。

此外,USPTO和瑞典专利注册局(PRV) 于2007年9月启动了一个类似的试点项目,以检验由PRV向USPTO提供PCT申请检索及审查服务的可行性。依照该项目的有关规定,PRV将为USPTO受理的50件PCT申请提供检索和审查服务;USPTO将对结果进行评估,以确定PRV的工作质量是否达到其要求。

3、实行快速审查程序

2006年8月,USPTO开始实行快速审查程序。依照该程序,任何技术领域的发明创造都可在12个月内完成审查并作出是否授权的决定,同以往相比审查周期可缩短25%-75%。但该程序对申请文件的要求较高。每件专利申请的权利要求总数不能超过20项,其中独立权利要求不能多于3项,且不得包含任何多项从属权利要求;申请人须自行完成对现有技术的检索,提供所有同其发明创造最为近似的现有技术及相关信息;解释该发明创造同现有技术的不同之处、实用价值以及书面说明书和权利要求的内容是否一致等。此外,申请人对各类通知书的答复期限也有所缩短。

2007年3月13日,按该程序审查并授权的首件专利问世。有幸获此殊荣的是一件打印机墨尺(ink gauge)专利,由美国Brother Inc公司于2006年9月向USPTO提交。依照正常程序,墨盒技术领域专利申请的平均审查周期为25.4个月,而该专利从审查到授权只历时6个月,为申请人节省了18个月时间。

4、启动“专利审查公众评审试点项目”

2007年6月15日,USPTO开始实施“专利审查公众评审试点项目”(Peer Review Pilot),为期一年。该项目涉及250件已公布的计算机领域的专利申请,均由申请人自愿参与,并同意USPTO就其专利申请向公众征求意见(美国现行法律规定,非经申请人同意,公众无权就其专利申请提交意见书)。计算机领域的专业人士可以审阅已公布的250件专利申请,并在审查员进行实审之前,就申请的权利要求内容提交相关的技术参考文件,以便于审查员在较短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相关技术信息,从而缩短专利申请的审查周期。此外,为进一步加快审查进程,提高审查质量,USPTO还支持申请人提交检索与支持文件,并建议国会通过一项立法,允许第三方在专利申请审查期间提交适当的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