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巢、水立方等北京奥运大型建筑的标志是什么?
国家游泳中心,也被称为“水立方”,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它是北京为2008年夏季奥运会修建的主游泳池,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其设计方案是全球设计竞赛产生的“水立方”([H2O]3)方案。2003年2月24日开工,2008年10月28日竣工。它和国家体育场(俗称鸟巢)位于北京中轴线北端的两侧,共同构成了北京历史文化名城较为完整的形象。国家游泳中心规划建设用地6295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5000-80000平方米,其中地下部分建筑面积不小于15000平方米,长、宽、高分别为177m×177m×30m。截至目前,已有1个国家和地区。其中,郑裕彤、郑家纯父子及其下属企业捐赠5000万元。投资:约654.38+0.02亿建筑面积:㎡79532平方米坐席:4000个永久坐席、2000个可拆卸坐席、临时坐席11000奥运会期间:游泳、跳水、花样游泳、水球残奥会期间:游泳、跳水、花样游泳、水球业主:北京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设计方:中建设计联合体总承包方:中建一局建设发展有限公司2003年2月24日,水立方奠基土方及地基处理工程开工,2004年4月7日完成土方及地基处理工程。2004年7月17日,国家游泳中心建筑安装总承包合同正式签订,2005年第一季度主体混凝土结构全部完成。2006年4月10,国家游泳中心主体结构封顶,钢结构安装。6月16日,钢结构支撑体系成功卸载。2006年8月1日,全国巡演顺利进行。2006年2月26日,游泳馆安装了第一个膜结构气垫。膜结构安装于2007年3月26日完成。2008年10月28日开始设备安装和联机调试。正式完工了。2008年奥运会期间,国家游泳中心承担了游泳、跳水、花样游泳、水球等比赛,座位数为17000个,其中永久座位数为。奥运会后,它将被建成一个集游泳、运动、健身和休闲为一体的国际先进中心。国家游泳中心的设计方案是全球设计竞赛产生的“水立方”([H2O]3)方案。该方案由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澳大利亚PTW建筑师事务所和ARUP澳大利亚有限公司联合设计。该设计体现了【H2O】3(“水立方”)的设计理念,集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于一体,设计新颖,结构独特,与国家体育场相协调,在功能上完全满足2008年奥运会的要求,赛后易于操作。北京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负责国家游泳中心的建设、管理和运营,该中心于2003年底开工,2007年底前建成并投入试运行,并接受了国际游泳联合会和国际奥委会的检查验收。绿色奥运、科技奥运和人文奥运作为北京奥运会的三大核心理念,对北京奥运会的各项工作具有纲领性的指导意义。在这三个概念中,绿色奥运是第一个。从《北京奥运行动计划》对绿色奥运的定义中不难看出,实现绿色奥运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人们高标准的生态素养来保障,各项工作都要按照标准来进行。国家游泳中心建设中的主要先进节能技术包括热泵的选用、太阳能的利用、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先进的采暖空调系统、控制系统等节能环保技术,如采用内外墙保温减少能量损失;采用高效节能的光源和照明控制技术。这些新标准、新技术、新材料的采用,为我国未来的建筑节能建设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能够进一步推动和促进我国建筑节能技术产业化的发展。水立方首次采用的ETFE膜材料最能代表“水立方”。“水立方”的形状看起来像一个蓝色的水盒,而墙壁则像一群不规则的气泡。这个泡泡用的材料是“ETFE”,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聚氟乙烯”。这种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保温性和较强的自洁能力。国外抗老化试验证明可以使用15到20年。而且这种材料也很结实,据说人在上面跳也不会损坏。同时,由于其拒水性,可以利用自然雨水自行清洁,是一种新型环保材料。像“水泡泡”这样的ETFE膜,抗压能力很好,厚度只有一张纸ETFE膜做的空气枕那么厚,甚至可以承受一辆车的重量。根据气枕位置的不同,外膜上有凹凸不平的镀斑,会有效遮挡阳光直射馆内,起到遮光降温的作用。“鸟巢”的设计理念国家体育场位于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的缓坡上,场馆设计如同一个容器。高地起伏的外观缓解了建筑的体量感,并赋予其戏剧性和震撼性的形状。国家体育场的形象完美纯粹,外观就是建筑的结构。立面和结构达到了完美的统一。结构的构件相互支撑,形成网状的框架,就像用树枝编织的鸟巢。体育场的空间效果独具匠心,简洁优雅。它为2008年奥运会树立了一座独特的历史地标建筑。体育场就像一个巨大的容器。无论是从远处看还是近处看,都会留下独特而不可磨灭的印象。完全满足国家体育场的功能和技术要求,不同于一般体育场建筑的大跨度结构和数字屏幕的设计手法。体育场的空间效果独具匠心,简洁优雅。从这里,人们可以浏览整个区域,包括通往看台的楼梯。体育场馆是一个室内城市空间,有餐厅和商店,就像一个商业街走廊或广场,吸引人们流连忘返。“鸟巢”的基本情况体育场的外壳采用了可以作为填充物的气垫薄膜,使得屋顶完全防水,阳光可以透过透明的屋顶,满足室内草坪的生长需要。在比赛过程中,看台可以有多种变化,以满足不同时期不同观众的要求。奥运会期间,体育场顶部分布着2万个临时座位,每个人都可以清楚地看到整个体育场。通过流线区域的合理划分和设计,完美解决入口、出口和人流问题。“鸟巢”外部结构的基本材料“鸟巢”的外部结构主要由巨大的门式钢架组成,共24根桁架柱,已吊装20根桁架柱和2根下柱。国家体育场顶面呈马鞍形,长轴332.3米,短轴296.4米,最高点高度68.5米,最低点高度42.8米..设计方案的变化在保持“鸟巢”建筑风格不变的前提下,新的设计方案对结构布局、建筑断面形式、材料利用率等问题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和优化。取消了原设计方案中的可开启式屋顶,加大了屋顶的开口,并通过优化钢结构大大降低了用钢量。大跨度屋顶支撑在24根桁架柱上,间距37.96米。主桁架呈放射状布置在屋顶中部的开口周围,22根主桁架是直的或接近直的。为了避免过于复杂的节点,少数主桁架在内环附近被截断。大量的钢结构是由钢板焊接而成的箱形构件,交叉布置的主桁架与屋顶和立面的子结构一起形成了“鸟巢”的特殊建筑造型。主看台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与大跨度钢结构完全分离。Q460钢的应用说起Q460钢,大部分人可能都不了解。“鸟巢”的结构设计奇特新颖,而这次建造它的钢结构Q460有很多独到之处:Q460是一种低合金高强度钢,只有在应力强度达到460 MPa时才会发生塑性变形,大于普通钢材,因此生产难度很大。这是Q460钢在我国首次用于建筑结构。此次使用的钢板厚度为110 mm,这在以往是绝无仅有的。在国家标准中,Q460的最大厚度仅为100 mm..过去,这种钢材一般从卢森堡、韩国和日本进口。为了给“鸟巢”提供一款“合身”的Q460,从2004年9月开始,河南舞钢特殊钢厂的科研人员开始了长达半年多的科技攻关,终于试制成功。如今,“鸟巢”用Q460钢已经开始批量生产。2008年,400吨具有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的国产Q460钢将支撑“鸟巢”。特殊结构此外,屋顶内环主桁架吊装及立面下部结构安装已全面展开。“鸟巢”钢结构所用钢材厚度可达11 cm,这是国内从未生产过的。此外,“鸟巢”顶部网格结构的外表面还会粘贴一层半透明的薄膜。使用这种膜后,体育场内的光线不是直射的,而是漫反射的,使得光线更加柔和。漫射光还可以解决球场草坪的维护问题,还具有遮挡座位风雨的作用。滑动式可开启屋顶是体育场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关闭后,体育场将成为室内竞技场。就像容器的盖子一样,无论屋顶是封闭的还是敞开的,它都是建筑物的基本组成部分。除了一些特定的结构需要,可开启屋顶的结构基本上是网状结构,加装充气垫后成为防水外壳。更别出心裁的是,“鸟巢”将整个体育场的室外地形略微抬高,在地形下放置了许多附属设施,不仅避免了地下开挖所消耗的巨额投资,还在室外广场边缘缓缓降落,根据情况在热身场地搭建2000个露天座位,与周边环境有机融合,再次节省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