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科技投融资平台的现状需要借鉴。
(一)我区资本市场投融资现状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资本市场已成为我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全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特别是近三年来,市场体系不断完善,市场主体不断扩大,市场秩序明显好转,市场运行保持稳定,市场发展呈现良好态势,市场功能逐步显现,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日益凸显。一是大量企业发行上市,资本市场发展进入快车道。目前,我区* * *上市公司25家,已通过首次公开发行(IPO) * *融资73.23亿元,再次融资64.76亿元,合计融资654.38+037.99亿元。特别是股权分置改革以来,企业发行股票上市的意愿不断增强,许多企业抓住历史机遇,纷纷申请上市。2007年,柳钢股份、广陆数测股份、莱茵生物上市,其中两家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实现了我区企业中小板的突破。2008年,三金药业申请首次公开发行获证监会通过,农垦糖业获证监会批准赴港发行h股。目前,已有3家公司的首次公开发行申请材料通过证监会审核,18家公司进入上市辅导期,我区资本市场发展进入快车道。二是部分上市公司通过资本市场再融资,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发展壮大。资本市场是上市公司直接融资的重要平台,我区上市公司利用资本市场进行再融资,做优做强企业。截至目前,我区* *上市公司15家,融资64.76亿元,有力支撑了自身发展。据统计,我区25家上市公司总资产7165438+4300万元,总市值141493万元,年销售收入约489.65亿元。特别是南宁糖业上市以来,先后4次从资本市场融资8.6亿元,投入糖业主业发展。糖产量从上市之初的29万吨增加到现在的近60万吨,提高了糖市场的话语权。柳工先后四次通过资本市场融资1.43亿元,积极在工程机械市场开展并购重组,不断拉长产业链,年销售收入近1亿元,通过资本市场的发展进一步巩固了行业领先地位。三是融资品种不断丰富。随着资本市场改革的深入,金融创新产品不断涌现,上市公司的融资方式也在不断丰富。除IPO外,我区上市公司再融资方式主要有配股、公开发行股票、定向增发、可转换公司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单独交易等。如柳工通过两次发行股票融资4.2亿元,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融资8亿元;阳光股份定向增发融资6.85亿元;银河科技公开增发股票募集资金5.85亿元。四是募集资金的使用优化了资源配置,促进了我区经济结构的调整。近年来,我区上市公司募集资金主要投向制糖、水电站建设、旅游、工程机械、公路建设、化工生产等领域,有力促进了一批骨干企业和优势产业的形成和发展。通过资本市场,发挥了我区水电、甘蔗资源优势,水电、制糖造纸产业加快发展,形成了广西水电、制糖两大特色板块。二)我区资本市场投融资存在的问题虽然我区资本市场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全国相比,仍属于欠发达地区,在西部12省市区中处于中等水平。资本市场总体规模不大,市场主体素质不高,市场发展相对缓慢,市场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发展相对落后。一是融资主体少。我区25家上市公司占全国上市公司总数(1607)的1.58%,排名第24位,远远落后于经济发达省区,如广东省有199家上市公司,江苏省有115家上市公司,其中县级江阴市有22家。在西部12省市中,排在四川、重庆、新疆、陕西、云南之后,位列第六。二是融资规模小。我区上市公司累计融资137.99亿元,仅占全国22675.8亿元募集资金总额的0.61%,平均每户融资5.52亿元,低于全国平均融资1465.438+05亿元,融资最多的桂冠电力仅为6543.8+05亿元。三是融资品种单一。我区上市公司融资方式比较单一,以股权融资为主。除IPO外,我区上市公司再融资方式主要有配股、公开发行股票、定向增发和可转换公司债券,可转债到期后基本转为公司股权。公司债券作为一种重要的再融资方式,在我区上市公司中并没有实现零的突破。第四,融资效率低。由于我区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普遍不强,证券市场再融资门槛高,我区上市公司再融资能力弱,融资效率低。我区上市三年以来从未再融资的公司有10家,占我区上市公司总数的45%。仅有两家上市公司再融资超过两次,上市公司的融资平台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第五,融资投入面窄。上市公司通过首次公开发行和再融资募集资金的投向有严格的规定,必须按照申请材料规划的项目投入使用。由于条块分割、地区封锁等因素,很多符合产业政策、具有资源优势、协同效应明显的项目无法由上市公司申报,融资投向非常狭窄,难以覆盖地方经济的重要领域和关键行业。以上答案均为原创!请勿转载!否则,你要负责!